[发明专利]浮渣堆积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5166.1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1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健;久保田治;中村光;寺井良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都下水道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惠比寿马林股份有限公司;惠比寿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苏琳琳;李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渣 堆积 抑制 装置 | ||
1.一种浮渣堆积抑制装置,抑制浮渣的堆积,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具备:
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
深度调整部,其将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
流体供给部,其向所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所述深度调整部使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所述水流产生部和所述流体供给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
所述深度调整部构成为使用固定于所述水流产生部的浮子部,
所述水流产生部构成为使用外筒部和在所述外筒部内设置有作为流体喷出口的喷嘴前端部的喷嘴部,在所述喷嘴部连接有所述流体供给部,构成为向所述喷嘴部供给流体,从所述喷嘴前端部喷出流体,从而在所述外筒部的下游开口部沿水平方向产生水流,
所述动作辅助部构成为使用连结支承部、环状支承部、以及管支承部,所述管支承部构成为在将所述流体供给部插通于其内部的状态下,将其上端部及其附近的任意部位固定于暗沟的地面,所述连结支承部与所述环状支承部被一体地构成,所述环状支承部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管支承部的外侧滑动,所述连结支承部构成为使所述环状支承部与所述浮子部连结,
使用所述深度调整部来调整所述水流产生部的深度,使得所述水流产生部的开口部的水面侧端部与水面的间隔成为50mm~100mm的范围。
2.一种浮渣堆积抑制装置,抑制浮渣的堆积,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具备:
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
深度调整部,其将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
流体供给部,其向所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
所述深度调整部构成为使用固定于所述水流产生部的浮子部,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形成所述深度调整部的所述浮子部使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所述水流产生部和所述流体供给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
所述水流产生部构成为使用外筒部和在所述外筒部内设置有作为流体喷出口的喷嘴前端部的喷嘴部,在所述喷嘴部连接有所述流体供给部,构成为向所述喷嘴部供给流体,从所述喷嘴前端部喷出流体,从而在所述外筒部的下游开口部沿水平方向产生水流,
所述动作辅助部构成为使用一对下方导轨支承部、一对上方导轨支承部、以及一对倾斜导轨部,所述下方导轨支承部以及所述上方导轨支承部在形成于暗沟的地面的开口部附近固定有各自的上方端部,设置有所述倾斜导轨部用以固定所述下方导轨支承部的下方端部和所述上方导轨支承部的下方端部,
所述水流产生部设置于一对所述倾斜导轨部之间,构成为能够在一对所述倾斜导轨部之间上下滑动,
使用所述深度调整部来调整所述水流产生部的深度,使得所述水流产生部的开口部的水面侧端部与水面的间隔成为50mm~100mm的范围。
3.一种浮渣堆积抑制装置,抑制浮渣的堆积,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具备:
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
深度调整部,其将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
流体供给部,其向所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
所述深度调整部构成为使用固定于所述水流产生部的浮子部,
所述流体供给部构成为使用连接于流体供给源的流体供给管部,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形成所述深度调整部的所述浮子部使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所述水流产生部和所述流体供给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
所述水流产生部构成为使用外筒部和在所述外筒部内设置有作为流体喷出口的喷嘴前端部的喷嘴部,在所述喷嘴部连接有所述流体供给部,构成为向所述喷嘴部供给流体,从所述喷嘴前端部喷出流体,从而在所述外筒部的下游开口部沿水平方向产生水流,
所述动作辅助部构成为使用上下动驱动部,所述上下动驱动部构成为使用下方驱动轴和上方支承轴,所述下方驱动轴构成为通过轴进行旋转从而上下滑动,所述上方支承轴在内部具备旋转机构,构成为所述下方驱动轴设置于所述上方支承轴的内部,通过所述上方支承轴的旋转机构构造部进行旋转,从而所述下方驱动轴在所述上方支承轴内上下移动,
形成所述上下动驱动部的所述下方驱动轴的下方端部固定于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上表面,形成所述上下动驱动部的所述上方支承轴的上方端部安装为固定于暗沟的地面,
使用所述深度调整部来调整所述水流产生部的深度,使得所述水流产生部的开口部的水面侧端部与水面的间隔成为50mm~100mm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都下水道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惠比寿马林股份有限公司;惠比寿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京都下水道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惠比寿马林股份有限公司;惠比寿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51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