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4100.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2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豪;佐藤少谦;中川乔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G45/00 | 分类号: | C10G45/00;C07C7/163;C07C15/02;C07C15/04;C07C15/06;C07C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胡玉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族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能够稳定地生产硫含量低的精制芳香族烃的精制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硫含量低的精制芳香族烃等。一种精制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对芳香族烃原料进行氢化的氢化工序;以及将上述氢化工序后的精制芳香族烃供至热交换器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工序,上述热交换工序是在不副产环己硫醇(CHT)的条件下将上述精制芳香族烃进行热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原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学制品原料的制造方法,特别详细而言,涉及硫含量少的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期望降低石油化学制品中的硫浓度。例如将含硫石油化学制品用作燃料时,存在容易向空气中释放出硫氧化物、且对废气处理催化剂带来损害等问题。为了消除这些问题,通常成为石油化学制品原料的芳香族烃会在原油精制时进行氢化。这里,原油中的大部分硫成分会变成硫化氢,然后在通过蒸馏塔等的工序中被分离而进行吸附处理等,从而将所获得的石油化学制品中的硫浓度抑制为较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0973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有时最终制品会无意中含有较多的硫成分。另外,客户对减少残留硫成分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
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通过使用镍或镍-铜系的金属系脱硫剂等方法而进行了脱硫。然而,尽管进行了氢化精制处理,但仍进一步利用改性催化剂进行脱硫处理,从而变成2道工序。另外,尽管通常氢化精制处理通常能够充分减少硫成分,但为了防备硫成分无意中增加,仍经常利用改性催化剂进行处理,这从生产率、经济性的观点考虑是不优选的。
基于以上那样的状况,为了降低石油化学制品原料中的硫浓度,还是会进行氢化精制处理,并且期望确认使所获得的石油化学制品原料中的硫浓度发生变动的因素,以防止该状况发生。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生产硫含量低的芳香族烃的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硫含量低的芳香族烃。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积极研究,结果发现,这样的硫成分的出乎预料的变动是在氢化精制处理(氢化工序)后的利用热交换器进行冷却时(热交换工序)产生的。更详细而言,发现硫成分为环己硫醇(以下有时称为“CHT”。)且该环己硫醇是以热交换器内所存在的金属硫化物、特别是铁的硫化物作为催化剂而在特定温度区域中产生,并且发现通过抑制这样的化学反应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各种具体方式。
[1]一种精制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对芳香族烃原料进行氢化的氢化工序;以及将通过上述氢化工序获得的精制芳香族烃供至热交换器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工序,上述热交换工序是在不副产环己硫醇(CHT)的条件下将上述精制芳香族烃进行热交换。
[2]一种精制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对芳香族烃原料进行氢化的氢化工序;以及将通过上述氢化工序获得的精制芳香族烃供至热交换器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工序,
在满足下述(1)和(2)的条件下进行上述热交换工序:
(1)在上述热交换工序中上述精制芳香族烃所接触到的材质的至少一部分由含铬和/或钼的铁合金、以及/或者在表面形成有钝态被膜的金属材料或其合金构成;
(2)上述热交换器为管壳式热交换器,上述精制芳香族烃在上述热交换器的管侧流通。
[3]根据[2]所述的精制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上述热交换工序是在不副产环己硫醇(CHT)的条件下将上述精制芳香族烃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4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