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接枝聚合物以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2905.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9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吉孝;垰幸作;田口裕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科能宇菱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65/06;C08L51/06;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雪;陈万青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聚合物 多官能化合物 接枝聚合物 表面外观 耐冲击性 热稳定性 成型品 接枝率 烯丙基 丙烯酸酯 混合物 交联度 碳双键 支链状 聚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该聚合物的交联度低、并且可获得接枝率高的接枝聚合物,并且提供一种适合用作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材料的、接枝率高的接枝聚合物,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获得耐冲击性、表面外观以及热稳定性优异的成型品,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获得耐冲击性、表面外观以及热稳定性优异的成型品。使用通过将包含下述(Aa)成分与(Ab)成分的混合物进行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Aa)成分:丙烯酸酯。(Ab)成分:是具有2个以上的烯丙基的支链状的多官能化合物,并且上述多官能化合物中所含的全部的碳‑碳双键都源自烯丙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接枝聚合物以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本申请主张在2017年7月6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32989号、在2018年3月2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60726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本文中。
背景技术
关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树脂、丙烯腈-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共聚物-苯乙烯(AES)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获得耐冲击性、成型加工性、二次加工性(镀敷、涂装等)、表面外观优异的成型品,因而被使用于广泛的领域中。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接枝聚合物、以及除了接枝聚合物以外的热塑性树脂(以下,亦称为“其它热塑性树脂”。)。接枝聚合物是通过将乙烯基系单体等单体(赋予与其它热塑性树脂的相容性)与橡胶质的聚合物(以下,亦称为“橡胶质聚合物”。)接枝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
作为在接枝聚合物中使用的橡胶质聚合物,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橡胶质聚合物,例如已知聚丁二烯、聚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硅橡胶、丙烯酸类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等烯烃系橡胶和/或通过将它们进行复合而得到的复合橡胶等。其中,对于通过将丙烯酸酯进行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橡胶,所获得的成型品的耐光性、耐化学品性优异,经济性也优异,因而被广泛地使用。
对于在接枝聚合物中的橡胶质聚合物的交联度,由于所获得的成型品的耐冲击性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重要的是对橡胶质聚合物的交联度进行控制。
例如,已知可由一种包含接枝聚合物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获得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品,该接枝聚合物使用了具有特定的交联度的EPDM和/或丙烯酸类橡胶作为橡胶质聚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另外,作为调整丙烯酸类橡胶的交联度的方法,已知如下方法,即,在制造丙烯酸类橡胶时,使用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等多官能化合物作为交联剂,将上述交联剂与丙烯酸酯进行共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46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848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147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接枝聚合物方面,用乙烯基系单体等单体的聚合物包覆橡胶质聚合物的比例即接枝率也对成型品的诸物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接枝率越高,成型品的表面外观和/或热稳定性越倾向于变良好。关于提高接枝率的方法,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即,增加在调整橡胶质聚合物的交联度时所使用的多官能化合物的添加量。
但是,想要增加多官能化合物的添加量而提高接枝率时,则存在橡胶质聚合物的交联度也提高的倾向,成型品的耐冲击性变得容易降低。
如上所述,高度地控制橡胶质聚合物的交联度与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兼顾成型品的耐冲击性、表面外观和热稳定性十分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科能宇菱通株式会社,未经大科能宇菱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2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