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烁体板、放射线成像装置和闪烁体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8366.4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3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大池智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21K4/00 | 分类号: | G21K4/00;C09K11/00;C09K11/61;G01T1/20;G01T1/2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烁 放射线 成像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闪烁体板,该闪烁体板在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闪烁体,该闪烁体具有面向该表面的第一面和在该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该闪烁体包括多个针状晶体,每个针状晶体含有作为基材的卤化碱金属化合物、作为活化剂的碘化铊、和作为添加元素的铜和银中的至少一者,在该第二面中以不小于0.04mol%且不大于0.5mol%的浓度含有该添加元素,该添加元素在该第一面中的浓度高于在该第二面中的浓度,并且每个针状晶体的与该表面平行的面中的最大部分的厚度成为该针状晶体的从该第一面至该第二面的方向上10μm的高度处的与该表面平行的面中的厚度的1倍以上且9倍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烁体板、放射线成像装置和该闪烁体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医疗图像诊断、非破坏性检查等中用于放射线成像的平板探测器(FPD),可利用间接变换FPD,其通过闪烁体将经由物体透射的放射线转换为光并且通过受光元件来检测由闪烁体发出的光。卤化碱金属化合物例如碘化铯的针状晶体组广泛用于闪烁体,该闪烁体将放射线转换为光以高效地将发出的光传送至受光元件。针状晶体组具有各个针状晶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并且由于晶体与空气之间的折射率的不同而在晶体中反复光的全反射,由此有效地将发出的光导向受光元件。
PTL 1公开了当通过气相沉积形成闪烁体时,相对于垂直轴倾斜地将基板放置在闪烁体材料的气相沉积源的垂直方向的上方以形成薄针状晶体并且改善闪烁体的分辨率特性。PTL 2公开了通过使用含有相对于碘化铯具有不同熔点的多个活化剂的原料,从而改善闪烁体的发光亮度。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国际公开No.2013/089015
PTL 2:日本专利No.540714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其有利地改善闪烁体的分辨率和亮度特性。
问题的解决方案
考虑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闪烁体板为在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闪烁体的闪烁体板,该闪烁体具有面向该表面的第一面和该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其特征在于,该闪烁体包括多个针状晶体,每个针状晶体含有作为基材的卤化碱金属化合物、作为活化剂的碘化铊、和作为添加剂的铜和银中的至少一者,在该第二面中以不小于0.04mol%且不大于0.5mol%的浓度含有该添加剂,该添加剂在该第一面中的浓度高于在该第二面中的浓度,并且每个针状晶体的与该表面平行的面中的最大部分的厚度成为该针状晶体的从该第一面至该第二面的方向上10μm的高度处的与该表面平行的面中的厚度的1倍以上且9倍以下。
发明的有利效果
上述手段提供一种技术,其有利地改善闪烁体的分辨率和亮度特性。
由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应指出的是,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说明
并入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表示目前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以上给出的概述和以下给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表示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闪烁体的装置的配置的实例的视图;
图2为表示测定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闪烁体的直径的方法的视图;
图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闪烁体的表面的观察图像的视图;
图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闪烁体的表面的观察图像的视图;
图5为表示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闪烁体的放射线成像装置的配置的实例的视图;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8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