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表面切削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7915.6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0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野崎翔太;吉川文博;小村笃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27/14 | 分类号: | B23B27/14;C23C1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切削 工具 | ||
改善覆表面切削工具的耐熔接性和耐磨性。覆表面切削工具在工具基体的表面具有Cr(铬)与Al(铝)与V(钒)的复合氮化物形成的单层的覆盖层。复合氮化物的特征在于,用组成式CraAlbVcN表示的情况下满足:0.11≤a≤0.26 0.73≤b≤0.85 0c≤0.04a+b+c=1(其中,a、b、c均为原子比)。六方晶与立方晶混合存在于单层的覆盖层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表面切削工具。
背景技术
作为覆表面切削工具,已知有如下(参照专利文献1)。即,为在基材上具备内层和外层的多层的覆表面切削工具。此处,内层由至少包含Al、Cr和V中的至少任意元素、以及选自氮、碳、氧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的化合物形成,主要由立方晶化合物形成。外层由包含Al、Cr和V中的至少任意元素的氮化物、碳氮化物或碳氮氧化物形成,主要由六方晶化合物形成。而且,其特征在于,外层具有比内层还大的Al含量。该覆表面切削工具通过具备内层和外层,从而改善耐熔接性能和耐磨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7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的手法,在加工中,有导致耐熔接性能降低的担心。已知工具用的覆盖层通常由外层逐渐开始损伤,在切削加工中,主要由六方晶化合物形成的外层首先损伤,具体而言,有剥离、磨耗的可能性。其结果,耐熔接性能降低,产生熔接所导致的覆盖层的剥离,切削工具的损伤进展。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改善覆表面切削工具的耐熔接性和耐磨性,可以以以下的方式实现。
(1)一种覆表面切削工具,其为在工具基体的表面具有由Cr与Al与V的复合氮化物形成的单层的覆盖层的覆表面切削工具,前述复合氮化物用组成式CraAlbVcN表示的情况下满足:0.11≤a≤0.26 0.73≤b≤0.85 0c≤0.04,a+b+c=1(其中,a、b、c均为原子比)。
该构成的覆表面切削工具中,具有由特定的组成式的Cr与Al与V的复合氮化物形成的单层的覆盖层,因此,覆表面切削工具的耐熔接性和耐磨性改善。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覆表面切削工具,其中,六方晶与立方晶混合存在于前述单层的覆盖层中。
该构成的覆表面切削工具中,六方晶与立方晶混合存在于单层的覆盖层中,因此,覆表面切削工具的耐熔接性和耐磨性改善。
(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覆表面切削工具,其中,用X射线衍射测定前述单层的覆盖层,将前述立方晶的(111)面的峰强度设为IA、前述六方晶的(100)面的峰强度设为IB时,峰强度比(IA/IB)的值为1.5以上且5.8以下。
峰强度比(IA/IB)的值表示立方晶相对于六方晶的存在比率,低于1.5时,六方晶的影响成为支配性的,有覆盖层硬度降低的倾向,耐熔接性改善,但有耐磨性会劣化的担心。另一方面,如果大于5.8,则立方晶的影响成为支配性的,覆盖层硬度上升,耐磨性改善,但有耐熔接性会劣化的担心。峰强度比(IA/IB)的值如果为1.5以上且5.8以下的范围,则成为兼具耐熔接性和耐磨性的覆盖层、即、具有立方晶与六方晶的特性的覆盖层。
(4)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覆表面切削工具,其中,用X射线衍射测定前述单层的覆盖层,将前述立方晶的(111)面的峰强度设为IA、前述立方晶的(200)面的峰强度设为IC时,峰强度比(IA/IC)的值为0.9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7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三维物体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带有冷却剂偏转结构的切削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