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7117.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9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树;菅原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B32B7/023;C08F2/44;C08J7/046;C08J7/18;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杨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眩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眩膜,其具备雾度值为50%以上且99%以下范围的值的防眩层,在将所述防眩膜安装于显示器的表面的状态下,显示器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为0以上且6以下范围的值,并且,光梳宽度0.5mm的透射图像清晰度为0%以上且60%以下范围的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外部光线向显示器表面的映入的防眩膜。
背景技术
防眩膜是具有例如通过表面粗糙化而在表面形成有凹凸的防眩层的膜,其安装于显示器的表面,使外部光线散射而防止外部光线向显示器表面的映入。
作为在防眩层的表面形成凹凸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的在防眩层中分散微粒(填料)的方法;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那样的利用通过从多个聚合物的液相的旋节线分解而形成的相分离结构的方法;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那样的利用模具进行凹凸形状的转印成形的方法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9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559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023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显示器的表面安装防眩膜时,虽然可防止外部光线向显示器表面的映入,但另一方面,有时会导致来自显示器的光因防眩膜而受到影响、经由防眩膜的显示器的显示性能降低。因此,期望防眩膜的透射图像清晰度的设计自由度高。
此外,如果在具有高精细像素的显示器等的表面安装防眩膜,则有时会由于透过防眩膜的来自显示器的光因防眩层的表面凹凸而发生折射、或因防眩层的表面凹凸所引起的透镜效果而使得显示器的像素被放大地观察到,而引发显示器的刺目、变得难以观察到图像。
作为抑制显示器的刺目的方法,可考虑例如缩小防眩层的表面凹凸,但存在导致防眩膜的防眩性降低的隐患。此外,存在显示器的刺目难以定量地进行评价的问题,可能难以按照客观性的指标而开发出能够有效地抑制显示器的刺目的防眩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显示器的刺目定量地进行评价而进行设计,从而提供具有良好的防眩性并且能够抑制显示器的刺目、同时具有高透射图像清晰度的设计自由度的防眩膜。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具备雾度值为50%以上且99%以下范围的值的防眩层,安装于显示器的表面的状态下的所述显示器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为0以上且6以下范围的值,并且,光梳宽度0.5mm的透射图像清晰度为0%以上且60%以下范围的值。
这里,显示器的亮度分布的标准偏差的值表示显示器上的亮点的不规则程度,成为能够定量地评价显示器的刺目的客观性指标。因此,在上述构成中,通过将该标准偏差设定为0以上且6以下范围的值而构成防眩层,能够定量地评价显示器的刺目而设计防眩膜。因此,与例如试验者通过肉眼观察而主观性地评价刺目的情况等相比,能够稳定地得到可有效抑制显示器的刺目的防眩膜。
此外,通过在将所述标准偏差设为给定值的同时将防眩层的雾度值设为50%以上且99%以下范围的值,能够在抑制显示器的刺目的同时获得良好的防眩性。此外,通过将防眩膜的光梳宽度0.5mm的透射图像清晰度设为0%以上且60%以下范围的值,能够广泛地确保防眩膜的透射图像清晰度的设计自由度。
所述防眩层可以包含多种树脂成分,并具有通过所述多种树脂成分的相分离而形成的共连续相结构。通过利用这样的共连续相结构,能够易于在抑制显示器的刺目的同时,得到良好的防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赛璐,未经株式会社大赛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7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聚合物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防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