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扼流圈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0589.6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金炅泰;金相儇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6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安山市檀园区东山***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电极 凸缘 伸出 侧表面 扼流圈 芯卷 耦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扼流圈,包含:芯;凸缘,其在一个方向上设置于芯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者上;端子电极,其耦接至凸缘;以及导线,其围绕芯卷绕并具有各自伸出至端子电极上的端部,其中所述导线伸出至凸缘的侧表面上的端子电极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扼流圈(Choke coil),且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安装于汽车或类似者上而保证稳定特性的扼流圈。
背景技术
在根据相关技术的扼流圈中,端子电极通过电镀或焊接形成于鼓芯的凸缘上,一对导线围绕鼓芯卷绕,且随后所述导线的末端焊接至端子电极。此类扼流圈的端子电极通过焊接而附接至汽车的印刷线路板。
当根据相关技术的扼流圈安装于汽车上时,应保证在范围广泛的温度下的可靠性。然而,会出现缺陷,诸如端子电极自印刷线路板脱离或鼓芯中的裂纹。
因此,近来,制造一种扼流圈,以便将“C”形端子电极插入至凸缘中且紧固至凸缘,将导线的末端固定至端子电极的各部分,且随后通过使用激光焊接或电弧焊接在端子电极的上部上形成焊接部件。亦即,在根据相关技术的扼流圈中,端子电极设置于凸缘的上部及下部上。因此,围绕芯卷绕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伸出至芯的上外部。此时,与芯接触并围绕芯卷绕的第一导线自所述芯移动,以便移动至端子电极的上部,同时在对角线方向上形成至少0°的角度。然而,由于第二导线围绕第一导线卷绕,因此出现第二导线沿对角线方向定位在第一导线上方且第二导线按压第一导线的现象。因此,存在一种限制,即固定至端子电极上的第一导线由第二导线的力按压,由此使导线的位置未对准。
同时,为了保证抵抗芯与端子电极之间的热膨胀差异的耐热性,芯与连接至印刷线路板的端子电极彼此间隔开,且因此在发生强烈冲击或振动时,凸缘可在未设置“C”形端子电极的方向上脱离。亦即,凸缘可在由“C”形端子电极暴露的方向上自端子电极脱离。另外,在车辆产品的情况下,由于强烈振动或冲击频繁发生,因此需要高稳定性,且当针对线路板的水平振动而在包围芯的端子电极的圆角部分中出现裂纹时,导致短路且可产生不利缺陷。
(相关技术文件)
日本专利特许公开第2003-022916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第二导线引起的第一导线的位置未对准的扼流圈。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端子电极形成在凸缘的侧表面上且导线自凸缘的侧表面伸出的扼流圈。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端子电极形成在凸缘的侧表面上且第一导线在导线伸出期间由第二导线按压的现象的扼流圈。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一例示性实施例,扼流圈包含:芯;凸缘,其在一个方向上设置于芯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者上;端子电极,其耦接至凸缘;以及导线,其围绕芯卷绕并具有各自伸出至端子电极上的端部,其中所述导线伸出至凸缘的侧表面上的端子电极上。
端子电极可包含:第一端子,其与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凸缘的与芯接触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端子,其与凸缘的一个竖直表面接触;以及第三端子,其在水平方向上与凸缘的侧表面接触,其中导线可在与第三端子接触时伸出。
凸缘可还包含形成于其侧表面中的凹槽。
端子电极可还包含导槽,所述导槽形成于第三端子中以便紧固至凸缘的凹槽。
扼流圈可还包含设置于第三端子上且配置成引导导线伸出的引导部件。
引导部件可设置在凸缘下方。
引导部件可具有朝凸缘外部突出的至少一部分。
扼流圈可还包含由凸缘的至少突出部分限定且配置成引导导线的引导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0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