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酮酸羧化酶和编码丙酮酸羧化酶的DNA、包含该DNA的质粒以及用于生产的微生物和用于制备其生物合成包含草酰乙酸作为前体的产物的方法以及染色体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25892.7 申请日: 2018-04-13
公开(公告)号: CN110603321A 公开(公告)日: 2019-12-20
发明(设计)人: M.科特曼;M.鲍姆加特;M.博特 申请(专利权)人: 于利奇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9/12 分类号: C12N9/12;C12N15/52;C12N15/63;C12N15/74;C12R1/15
代理公司: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章敏;黄登高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丙酮酸羧化酶 三联体 草酰乙酸 生物合成 前体 替换 编码丙氨酸 异亮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同一性 染色体 产率 菌株 优选 制备 质粒 微生物 基因 生产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丙酮酸羧化酶和编码丙酮酸羧化酶的DNA、包含该DNA的质粒以及用于生产的微生物和用于制备其生物合成包含草酰乙酸作为前体的产物的方法以及染色体。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编码丙酮酸羧化酶并具有与序列编号1至少70%同一性的DNA,其中在位置1027‑1029中的编码苏氨酸‑343的三联体被替换成编码丙氨酸的三联体。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该DNA中另外在位置3034‑3036中将编码异亮氨酸的三联体替换成编码丝氨酸的三联体。通过所述基因的表达,获得丙酮酸羧化酶,通过该丙酮酸羧化酶可以将其生物合成包含草酰乙酸作为前体的产物的产率相对于具有天然Pyc的菌株而言增加9至19%。

本发明涉及丙酮酸羧化酶和编码丙酮酸羧化酶的DNA、包含该DNA的质粒以及用于生产的微生物和用于制备其生物合成包含草酰乙酸作为前体的产物的方法以及染色体。

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在工业上用于制备氨基酸,特别是L-谷氨酸和L-赖氨酸。为了生产L-赖氨酸,从柠檬酸循环中取出中间体草酰乙酸,因为其用作天冬氨酸家族的氨基酸或氨基酸盐的前体。所述天冬氨酸家族的氨基酸或氨基酸盐是L-天冬氨酸、L-天冬酰胺、L-赖氨酸、L-蛋氨酸、L-苏氨酸和L-异亮氨酸。为了能够使柠檬酸循环在虽然取出这些中间体的情况下仍进一步进行,其必须通过所谓的添补反应来重新补充。当在糖上生长时,草酰乙酸池通过丙酮酸或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成草酰乙酸来补充。通过酶,即丙酮酸羧化酶(Pyc)催化由丙酮酸和二氧化碳或HCO3-以ATP依赖性的形式形成草酰乙酸。因此,对于天冬氨酸家族的氨基酸例如L-赖氨酸和谷氨酸家族的氨基酸例如L-谷氨酸的工业微生物生产而言,Pyc的高活性是重要的。此外,对于衍生自柠檬酸循环中间体的其它代谢物的生产,高Pyc活性是有益的。

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天然Pyc的酶活性以变构的方式尤其被天冬氨酸抑制,因此在高细胞内天冬氨酸浓度下仅具有有限的活性。因此,L-赖氨酸和衍生自草酰乙酸的其它产物的生产也受到限制,因为仅提供有限量的前体代谢物。迄今所述的Pyc变异体仅导致L-赖氨酸生产的适度增加。

Peters-Wendisch等人在Journal of Molecular Microbiology andBiotechnology (2001) 32: 295-300 中的公开文献“Pyruvate carboxylase is a majorbottleneck for glutamate and lysine production by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公开了菌株谷氨酸棒状杆菌 DG52-5中pyc基因的缺失导致赖氨酸效价(Titer)减少60%,而菌株DG 52-5中 pyc基因的由质粒介导的过表达导致赖氨酸效价增加50%。此外显示,在野生型菌株ATCC13032中pyc基因的缺失将由吐温60诱发的 L-谷氨酸生产减少约50%,而pyc基因的基于质粒的过表达将谷氨酸形成增加700%。高Pyc活性对于生产赖氨酸和谷氨酸的重要性稍后也还在其它出版物中显示(Blombach等人 2007 Applied Microbiologyand Biotechnology 76: 615-623;Shirai等人 2007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6: 19;Neuner和Heinzle 2011 Biotechnology Journal 6: 318-329;Neuner等人 2013 Journalof Biotechnology 163: 217-224;Guo等人 2013 Biotechnology Letters 35: 943-9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利奇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于利奇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5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