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光分注喷嘴组件、测光分注装置及测光分注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0780.2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3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田岛秀二;中村和博;杉山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生物研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21/27;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志健;林明校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光 喷嘴 组件 装置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为测光分注喷嘴组件、测光分注装置及测光分注处理方法,其目的是,提供防止装置规模的扩大、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的测光分注喷嘴组件、测光分注装置及测光分注处理方法。构成为具有:通过前端开口部进行气体的吸入排出并且可装有分注针的喷嘴;设置在所述喷嘴上,在该喷嘴的前端可进行光的受光或者照射的导光端部;具有内部具有空腔的缸体、设置为可在该空腔内滑动的推杆、及进行气体的吸入排出的吸入排出口的分注用缸体;通过该喷嘴,连通该吸入排出口和所述喷嘴的前端开口部的吸入排出用流路;未经由所述分注用缸体而通过所述喷嘴,和所述导光端部光学地连接的导光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光分注喷嘴组件、测光分注装置及测光分注处理方法,具体地,涉及通过使用装在喷嘴的分注针将容纳在容器中的样本、试剂溶液等的对象吸入排出,而可进行分注、搅拌、移动等的处理,并且也可对容纳在容器中的所述对象进行光学测定的测光分注喷嘴组件、测光分注装置及测光分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于对样本进行分析的装置,基于本申请人提出的Magtration(注册商标)技术,通过使用在分注装置中加入了磁力方案的具有磁力功能的分注装置,可在分注针内施加磁场,对于由容纳样本、各种试剂等的多个容器组成的容器群,喷嘴可装拆地装有前端可插入到该容器内的一次性的分注针,使分注针的前端插入到该容器内,使用气体吸入排出机构可吸入、储存并排出指定量的液体试剂,通过这样进行试料的分注、调配等,并且使用磁性载体及所述磁力方案,将目标物质从标本捕获到磁性载体使其吸附到分注针的内壁,进行其分离及提取。
另外,本申请人提供了在该具有磁力功能的分注装置进一步加入光测定装置的装置,可连贯地进行从样品中含有的目标物质的提取到标识化的目标物质的光学测定或者化验。
然而,现有的装置,进行从样品中含有的目标物质的提取的分注装置的部分,和使抽取到的目标物质标识化并对其进行光测定的光测定装置,为几乎独立地动作的机构或者部件分别设置,作为整体装置,有可能扩大装置的规模并且使结构复杂化。
另外,现在,在连贯地进行从样品中提取核酸等的目标物质,将提取到的目标物质通过PCR等进行扩增,此时在荧光等的测定的情况下,由于分注的液体的量有较大的差异,需要准备各种容量的分注用缸体,或者根据液量的不同更换分注装置,归根结底装置规模增大、部件数量增多,另外处理复杂化、进一步地有可能花费处理时间。
例如,在进行从样品中提取核酸、确定核酸的碱基序列的处理的情况下,在核酸的提取处理中,使用了大容量的例如大约1000μL的液量,与此相对,在核酸的扩增处理中,仅使用了微容量的例如大约5μL的液量。
因此,需要对应例如0.5-1000μL的大范围的分注量时,现在是使用大容量用的缸体装置并将其兼用于微容量的处理,或者使分注用缸体可更换,即缸体的内径及活塞件的外径不同的两种缸体部件,由较小内径的缸体及小径的活塞件组成的例如0.5μL-30μL的微容量的缸体,和由较大内径的缸体及大径的活塞件组成的例如20μL-1000μL的大容量的缸体进行更换使用。
更甚者,使用以一个缸体既对应微容量又对应大容量的机构的缸体进行微容量及大容量的处理。
因此,在使用大容量用的缸体装置并将其兼用于微容量的处理的情况下,对于微容量来说可能得不到高精度。另外,在将分注用缸体更换使用的情况下,即使能够得到高精度,也会给用户带来较大的负担,并且分注处理被中断,可能无法进行高效并且迅速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使用既对应微容量又对应大容量的机构的缸体进行微容量及大容量的处理的情况下,推杆及缸体的全长变大,因此,装置规模变大而用户的操作变难,另外,具有机构复杂化、制造耗时和可能高价格的问题点。
于是,在将喷嘴和分注用缸体一体成型使其能够进行光的测定和液体的吸入排出两者的情况下,需要根据液量的不同及测定的内容来准备各种喷嘴组件,操作可能很繁杂。
现有技术文献
特许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生物研究株式会社,未经环球生物研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0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