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电感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或系统一起使用的感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7783.0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0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J·库尔巴特;I·N·济诺维克;O·米罗诺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5 | 分类号: | A24F40/465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秦振 |
地址: | 瑞士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加热 气溶胶 生成 装置 系统 一起 使用 感受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电感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或系统(100)一起使用的可电感加热的感受器(210)。所述感受器(210)包括开孔可电感加热的陶瓷材料,用于保持气溶胶形成液体(202)并且在交变电磁场的影响下加热所述气溶胶形成液体(202)。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一起使用的筒(200)。所述筒(200)包括气溶胶形成液体(202)和根据本发明的感受器(210),所述感受器保持所述气溶胶形成液体(202)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通过以电感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202)来生成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感受器(2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并以电感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感受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筒,以及涉及用于通过以电感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来生成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以电感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通常已从现有技术中知晓。这些系统可包括用于产生交变电磁场的感应源,所述交变电磁场在感受器中引发产热涡电流或磁滞损耗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受热的感受器与气溶胶形成基质热接近,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在加热时能够释放挥发性化合物以形成气溶胶。取决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类型,可将感受器和气溶胶形成基质一起提供于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具体地说,提供于筒中。所述筒可配置成收纳在继而包含感应源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中。所属领域中已描述若干感受器配置以便确定对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充分加热。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感受器仅与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小部分接触。这可能导致跨基质体积的不均匀加热,使得基质温度部分过低而无法形成气溶胶。因此,仅小部分基质有效地用于用户体验。然而,增大加热功率以便将基质的所有部分加热到用于气溶胶形成的所需温度可能导致与感受器直接接触的那些部分局部过热。
因此,期望的是,具有一种具有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优势但无其限制的感受器以及包括感受器的筒和气溶胶生成装置。具体地说,期望的是具有一种感受器、筒和气溶胶生成装置,其允许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均匀加热而无局部过热的风险。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与气溶胶生成装置或系统一起使用的可电感加热的感受器。所述感受器包括开孔可电感加热的陶瓷材料,用于保持气溶胶形成液体并且用于在交变电磁场的影响下加热液体。具体地说,所述感受器可由此开孔陶瓷材料制作或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陶瓷材料的特征一方面在于其开孔或开放孔结构,而另一方面在于其能够在交变电磁场的影响下可加热。由此,感受器有利地既是用于待加热的气溶胶形成液体的存储介质,也是用于以电感方式加热保持在其中的液体的加热元件。出于此原因,根据本发明的感受器可被视为双功能感受器。有利的是,陶瓷材料的开孔结构允许整个感受器材料均匀浸泡有气溶胶形成液体。因此,感受器整体与气溶胶形成液体直接接触。同时,感受器的整个体积可在交变电磁场的影响下均匀加热。出于此原因,根据本发明的感受器有利地允许在无需过度加热的情况下均匀加热其中存储的全部气溶胶形成液体。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感受器有利地确保极为一致的用户体验,因为可加热的气溶胶形成液体量与感受器的孔隙度和总体体积有关,所述孔隙度和总体体积是可很好控制的参数。
感受器的开口孔隙率为液体气溶胶形成材料提供了高保持能力。因此,液体气溶胶形成材料被稳妥地保持或存留在感受器中。有利的是,与液体贮槽相比,这降低了溅出的风险。具体地说,这允许感受器以及包括此类感受器的任何气溶胶生成制品、装置或系统防漏。另外,在加热后,感受器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允许汽化的气溶胶形成材料从筒中自由地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未经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7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