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6973.0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2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金奉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奉宽 |
主分类号: | F16L19/07 | 分类号: | F16L19/07;F16L37/092;F16L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连接装置。公开的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为管能够插入的连接部、对连接部加压使连接部变形的加压部、安装于连接部且在将所述管插入到所述连接部时通过管移动而位于连接部与管之间的固定部、对固定部加压使得固定部限制管的移动的支撑部。本发明的连接装置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具有装置容易制造、成本低,能够通过简单操作拆卸管等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装置,更具体来讲涉及能够通过简单操作连接管等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连接软管、管道或管的连接装置相当于延长包括软管、管路等的管道等的长度或设成能够控制通过连接装置的流体的移动的装置。
但是现有的连接装置由于装置的构成复杂,因此制造成本高且不易制造,管等的组装方式复杂,因此具有不便于使用的问题。因此需要改进这些问题。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公开于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第20-2017-0002668号(2017.07.26公开,发明名称:管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的构成简单,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连接管等的连接装置。
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其形成为管能够插入;加压部,其对所述连接部加压使得所述连接部变形;固定部,其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且在将所述管插入到所述连接部时通过所述管移动,并且与所述管相接;以及支撑部,其对所述固定部加压使得所述固定部限制所述管的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部,其内侧形成有空间部而与所述管连通;以及连接加压部,其与所述连接本体部结合且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部,形成为随着与所述加压部结合发生变形使得所述固定部的内径随着所述固定部向所述管的进入方向移动而扩张。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压部包括:多个相隔配置的连接加压部本体,其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形成为与相邻的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的间隔随着所述加压部的移动程度发生变化。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压部还包括:加压凸起,其向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的外侧凸出,所述加压凸起随着所述加压部的移动而被加压时,向内侧移动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凸起以所述固定部或所述支撑部的中心轴为基准向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列。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加压部,在所述连接加压部凸出且与所述管相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移动部,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加压部,被所述支撑部加压;以及管接触部,其从所述固定移动部凸出且与所述管的外周面相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触部包括:管接触凸起部,其凸出形成于与所述管相对的面,通过所述管接触凸起部与所述管相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压部包括:固定部收容部,其用于所述固定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其中,并且被所述固定部贯通;以及收容盖部,其结合于所述固定部收容部防止所述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收容部脱落。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管相接的曲面形状的凸起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形成为厚度随着趋向所述管的进入方向增大。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一体形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分别为线圈形状。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朝着向所述固定部的内侧进入的所述管的进入方向的反方向加压所述固定部。
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奉宽,未经金奉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6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