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6268.0 | 申请日: | 201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3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宫村哲矢;田端正明;松井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提供一种能够使组装作业性提高的连接器。连接器(10)具备:能相对滑动的端子支承体(30)及端子包覆体(50);阳端子零件(20),其支承于端子支承体(30),具有阳接头(21);以及壳体(70),其具有收纳端子支承体(30)及端子包覆体(50)的收纳部(71),并且具有将阳接头(21)包围的罩部(72)。端子包覆体(50)能够在覆盖阳接头(21)的保护位置和使阳接头(21)露出的露出位置相对滑动。在收纳部(71)设置有阻挡端子包覆体(50)的阻挡部(75)。端子支承体(30)当在端子包覆体(50)被阻挡部(75)阻挡的状态下被施加一定量以上的力时,以端子包覆体(50)从保护位置移位到露出位置的方式相对滑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能够相互嵌合的阴型连接器及阳型连接器。阳型连接器具备支承阳端子的端子支承体和收纳端子支承体的主体。阳端子形成为使阳接头向前方突出的形态,在连接器嵌合时,阳接头容纳于阴端子而与其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3336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当在主体收纳端子支承体时,有可能阳接头与主体的外壁干涉而折损、破损。鉴于该情况,考虑到设为如下结构:在端子支承体以覆盖阳接头的方式组装保护部件,利用保护部件保护阳接头。但是,当设为那样的结构时,在将端子支承体收纳于主体后,为了使阳接头露出,必须进行使用治具等将保护部件从端子支承体拆卸的作业,从而有作业工时增加、导致作业性劣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够使组装作业性提高的连接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能相对滑动的端子支承体及端子包覆体;阳端子零件,其支承于所述端子支承体,具有阳接头;以及壳体,其具有内侧成为能够收纳所述端子支承体及所述端子包覆体的收纳空间的收纳部,并且具有与所述收纳部连续设置并将所述阳接头包围、内侧成为能够与对方侧的阴壳体嵌合的嵌合空间的罩部,所述端子包覆体能够在覆盖所述阳接头的保护位置和使所述阳接头露出的露出位置进行所述相对滑动,且具有能够包覆所述阳端子零件的板状的包覆主体,在所述包覆主体的下表面突出设置有抵接部,在所述收纳部的内表面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阻挡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阻挡部而正规收纳的所述端子包覆体,所述端子支承体构成为:当在所述保护位置上的所述端子包覆体被所述阻挡部阻挡的状态下被施加一定量以上的力时,所述端子支承体以所述端子包覆体移位到所述露出位置的方式进行所述相对滑动,并正规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使所述阳接头位于所述罩部内。
本发明的第2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能相对滑动的端子支承体及端子包覆体;阳端子零件,其支承于所述端子支承体,所述阳端子零件的阳接头突出;以及壳体,其具有收纳所述端子支承体及所述端子包覆体的收纳部,并且具有与所述收纳部连续设置并将所述阳接头包围的罩部,所述端子包覆体能够在覆盖所述阳接头的保护位置和使所述阳接头露出的露出位置进行所述相对滑动,在所述收纳部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阻挡正规收纳的所述端子包覆体,所述端子支承体构成为:当在所述保护位置上的所述端子包覆体被所述阻挡部阻挡的状态下被施加一定量以上的力时,所述端子支承体以所述端子包覆体移位到所述露出位置的方式进行所述相对滑动,并正规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使所述阳接头位于所述罩部内,在所述收纳部设置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在对所述端子支承体施加脱离方向的力时与所述端子包覆体在所述脱离方向弹性地抵接,使所述端子包覆体向所述保护位置进行所述相对滑动,而且容许移位到所述保护位置的所述端子包覆体的取出。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6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