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发染色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4623.0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6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亚佑美;三浦歌织;西川正洋;藤森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高营养食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362;A61Q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发染色组合物 染发效果 栀子色素 固色性 毛发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甲基丙烯酸 栀子蓝色素 钠离子型 直接染料 辅助剂 染色 树脂 色素 通液 吸附 回收率 流出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栀子色素对毛发的固色性提高、具有优异的染发效果的毛发染色组合物。在将通液于钠离子型的甲基丙烯酸系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情况下,不吸附于该树脂而流出的色素成分的回收率成为85%以下的栀子蓝色素等特定的栀子色素作为直接染料使用,由此,即使不使用染色辅助剂,对毛发的固色性也提高,可以得到优异的染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栀子色素的毛发染色组合物。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栀子色素对毛发的固色性提高、具有优异的染发效果的毛发染色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毛发的染色中,虽然使用了合成染料的染色制品为主流,但从对毛发的伤害、过敏反应等担心考虑,近年来,使用有安全性高的天然色素的毛发染色组合物备受关注。
栀子色素是将茜草科的栀子(Gardenia augusta Merrill、或Gardenia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作为原料得到的天然色素,根据其制造方法的不同,存在蓝、红、及黄的三色。栀子色素作为食品等着色料被广泛使用,但存在如下缺点:对毛发难以固色,即使在染发制品中使用,也无法得到充分的染发效果。
因此,目前,对可以改善栀子色素对毛发的固色性的毛发染色组合物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报道有:含有栀子蓝色素、具有硫醇基的还原剂、及碱剂的染发剂可以使毛发的染色变浓。在专利文献2中报道有:包含含有京尼平的栀子蓝色素液、及阳离子性高分子的染发剂组合物,其染成栗色~暗褐色的染发性高。在专利文献3中报道有:包含含有京尼平的栀子蓝色素液、亚硝基系直接染料、及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染发剂组合物,其染成栗色~暗褐色的染发性高。
但是,在使用了栀子色素的现有的染发制品中,存在如下缺点:为了提高栀子色素对毛发的固色性从而获得优异的染发效果,染色辅助剂(还原剂、碱剂、浸透促进剂等)是不可缺少的,或者存在阳离子系物质的配合等组成的制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3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535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956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栀子色素对毛发的固色性提高、具有优异的染发效果的毛发染色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具有特定的特征的栀子色素作为直接染料使用,即使不使用染色辅助剂,也对毛发的固色性提高,可得到优异的染发效果。具体而言,发现:以下的(i)~(iii)所示的栀子色素对毛发的固色性提高,即使不使用染色辅助剂,也可得到优异的染发效果:(i)栀子蓝色素,其通液于钠离子型的甲基丙烯酸系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情况下,不吸附于该树脂而流出的色素成分的回收率成为85%以下;(ii)栀子红色素,其通液于钠离子型的甲基丙烯酸系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情况下,不吸附于该树脂而流出的色素成分的回收率成为60%以下;及(iii)栀子黄色素,其含有13-顺式藏花酸,含有或不含有全反式藏花酸,含有全反式藏花酸的情况下,将利用HPLC进行分析时的全反式藏花酸的峰值面积设为1时,13-顺式藏花酸的峰值面积为1以上。本发明是通过基于这些见解进一步反复进行研究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中揭示的方式的发明。
项1.一种毛发染色组合物,其含有下述(i)~(iii)所示的至少1种栀子色素:
(i)栀子蓝色素,其通液于钠离子型的甲基丙烯酸系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情况下,不吸附于该树脂而流出的色素成分的回收率成为8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高营养食品株式会社,未经格力高营养食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4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