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成钻孔图案的方法和系统及岩石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4318.1 | 申请日: | 201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7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帕尔·沃德;佩尔·特纳;帕尔·哈尔斯特伦;安德烈亚斯·安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百拓凿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E21B7/02;E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霖;郭峰霞 |
地址: | 瑞典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成 钻孔 图案 方法 系统 岩石 钻机 | ||
1.一种用于生成用于在岩石中开挖出腔体的钻孔图案的方法,所述钻孔图案确定要在岩面(603)中钻出的孔(x),确定待钻出的所述孔(x)是确定待钻出的所述孔(x)的位置、方向和长度,所述孔设置成由钻机(201)钻出,所述钻孔图案的所述孔在对所述岩面(603)的后续爆破之前钻出,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确定面轮廓(FC),所述面轮廓(FC)是待钻孔的所述岩面的表示并且构成所述腔体在表示待钻孔的所述岩面的平面(NP)中的横截面,
确定第一底部轮廓(BC0),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表示待钻孔的所述腔体在距离所述面轮廓(FC)第一距离处的横截面,
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底部轮廓(BC1、BC2),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底部轮廓(BC1、BC2)表示待钻孔的所述腔体在距离所述面轮廓(FC)第二距离处的横截面,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不同,以及
在确定待钻出的所述孔时,确定要在所述面轮廓(FC)与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之间钻出的孔以及要在所述面轮廓(FC)与所述第二底部轮廓(BC1、BC2)之间钻出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距离比所述第二距离长,
其中,要在所述面轮廓(FC)与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之间钻出的孔比要在所述面轮廓(FC)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底部轮廓(BC1、BC2)之间钻出的孔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要在所述面轮廓(FC)与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之间钻出的孔基本上终止于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处,并且
其中,要在所述面轮廓(FC)与所述第二底部轮廓(BC1、BC2)之间钻出的孔基本上终止于所述第二底部轮廓(BC1、BC2)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轮廓中的每个第二轮廓是所述面轮廓(FC)与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之间的中间轮廓(BC1、BC2),所述中间轮廓(BC1、BC2)中的每个中间轮廓表示所述腔体在从所述面轮廓(FC)朝向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的不同距离处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待开挖的所述腔体的曲率和/或在宽度或高度上的变化来确定中间轮廓(BC1、BC2)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表示所述腔体在与所述面轮廓(FC)相距下述距离处的横截面:所述距离基本上对应于待钻出的所述孔的最大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用于生成所述面轮廓(FC)的第一部分(MC0)的钻孔图案,并且
其中,在生成与所述面轮廓(FC)的与所述第一部分不同的第二部分(MC1、MC2)的钻孔图案时,使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底部轮廓(BC1、BC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底部轮廓(BC0)来确定所述第一部分(MC0),以及
利用所述第二底部轮廓(BC1、BC2)来确定所述第二部分(MC1、MC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限制轮廓(LC),所述限制轮廓(LC)表示所述腔体在远离待开挖的所述岩石的方向上与所述面轮廓(FC)相距一距离处的横截面,以及
利用所述限制轮廓(LC)来确定待钻孔的所述岩面的所述第一部分(MC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MC1、M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百拓凿岩有限公司,未经安百拓凿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43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