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3713.8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田近正彦;梅本奖大;岛井骏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白石中央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钙 多孔烧结体 发泡体 制造 分散液 凝胶化 烧结 发泡剂 胶凝剂 发泡 制备 简易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易地制造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含有碳酸钙和胶凝剂的分散液的工序;向分散液添加发泡剂后进行搅拌来使其发泡,从而制作发泡体的工序;使发泡体凝胶化的工序;和通过将凝胶化的发泡体进行烧结来制造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钙烧结体被期待应用于人工珍珠的成长核、生物体用途等,对于其制造方法已有各种研究。在现有的碳酸钙烧结体的制造方法中,一般而言,将碳酸钙和烧结助剂的混合物通过静液压压制制成成型体,之后将该成型体在碳酸气体气氛中进行烧结来制造(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5424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都祭聪子等“起始物质对于碳酸钙的烧结的影响”无机物质学会学术演讲会演讲要旨集Vol.105th P.46-47(2002.11.1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过将碳酸钙烧结体制成多孔质,能够提高碳酸钙烧结体的表面积,能够制成在生物体用途等各种用途中有用的碳酸钙烧结体。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期望开发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更简易地制造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易地制造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含有碳酸钙和胶凝剂的分散液的工序;向分散液添加发泡剂后进行搅拌而使其发泡,从而制作发泡体的工序;使发泡体凝胶化的工序;和通过将凝胶化的发泡体进行烧结来制造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工序。
在本发明中,分散液中可以含有烧结助剂。这种情况下,作为烧结助剂,可以举出含有锂、钠和钾中的至少2种的碳酸盐或氟化物、并且熔点在600℃以下的烧结助剂。
分散液中优选含有20体积%以上的碳酸钙。
烧结的工序优选为在进行预烧结后进行正式烧结的工序。
优选预烧结的温度在200~500℃的范围内,正式烧结的温度为预烧结的温度以上并且在420~600℃的范围内。
作为碳酸钙,例如,优选使用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定的粒径分布中的平均粒径(D50)在0.05~0.30μm的范围内的碳酸钙。碳酸钙的BET比表面积优选为5~25m2/g。
在本发明中,碳酸钙的纯度可以为99.9质量%以上。通过使用杂质含量少的高纯度碳酸钙,即使不添加烧结助剂也能够制造多孔烧结体。此时的碳酸钙的纯度优选为99.9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9.99质量%以上。
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碳酸钙的特征在于,纯度为99.9质量%以上。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能够简易地制造碳酸钙多孔烧结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25倍)。
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150倍)。
图3是示出实施例1的碳酸钙多孔烧结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50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白石中央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白石中央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3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