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长度可调节转向轴以及用于转向轴的异形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9492.7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雅尼克·迪罗;马里厄斯·布罗伊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20 | 分类号: | B62D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霖;郭浩 |
地址: | 列支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长度 调节 转向 以及 异形 套筒 | ||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长度可调节的转向轴(1),具有内轴部(2),该内轴部以可以沿旋转轴线方向(6)移位的方式同轴地保持在外轴部(4)中,其中,两个轴部(2、4)在横截面方面具有出于传递扭矩的目的而彼此接合的轮廓,在内轴部(2)上设置有异形套筒(3),外轴部(4)以伸缩方式布置在异形套筒上,本转向轴在简化生产方面的改进之处在于,异形套筒(3)在于组装完成状态下围绕内轴部(2)的自由端部(10)的第一端部区域(7)中具有用于沿一个轴向方向(6)抵接内轴部(2)的端面(11)的至少一个径向向内突出的止挡部(8),并且在于,内轴部(2)的端部区域(12)配备有用于沿相反轴向方向(6)抵接异形套筒(3)的径向向外突出的凸起(13)。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上述转向轴(1)的异形套筒(3),该异形套筒在简化组装方面具有位于第一端部区域(7)中的至少一个径向向内突出的止挡部(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纵向可调节转向轴,该转向轴具有以可沿转向轴的轴向方向移位的方式同轴地接纳在外轴部中的内轴部,其中,所述两个轴部包括横截面上互锁以传递扭矩的轮廓,并且在内轴部与外轴部之间设置有异形套筒。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转向轴的异形套筒。
背景技术
DE 20 2010 017 747U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纵向可调节转向轴。为了防止异形套筒在内轴部上沿轴向方向滑脱,内轴部设置有两个径向突出的闩锁凸耳,所述凸耳设置在异形套筒的两侧并固定所述异形套筒。所述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为了将异形套筒沿轴向方向固定在内轴部上需要两个闩锁凸耳,并且由于异形套筒和内轴部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而出现受力状况并因此使异形套筒发生不利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转向轴,其改进了异形套筒的固定方式。
所述目的通过本发明的转向轴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轴的情况下,异形套筒在第一端部区域中包括用于沿一个轴向方向抵靠内轴部或外轴部的端面的至少一个径向突出的止挡部,并且在异形套筒上或在所述两个轴部中的一者上设置有用于异形套筒沿相反轴向方向抵接内轴部或外轴部的径向凸起。
根据本发明,径向凸起可以设置在异形套筒上或设置在内轴部或外轴部上,该凸起防止异形套筒沿所述相反轴向方向移位。如果凸起设置在异形套筒上,则所述凸起接合在内轴部或外轴部的开口中,使得异形套筒抵靠内轴部或外轴部形成形状配合的锁定抵接,并且防止了异形套筒沿所述相反轴向方向的移位。
作为替代性方案,内轴部或外轴部设置有径向凸起。
因此,内轴部或外轴部的端部区域以优选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沿所述相反轴向方向抵接异形套筒的径向凸起。
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轴的情况下,其中异形套筒设置在内轴部上,异形套筒在于安装完成状态下围绕内轴部的自由端部的第一端部区域中包括用于沿所述一个径向方向抵接内轴部的端面的至少一个径向向内突出的止挡部,内轴部的端部区域设置有用于沿所述相反轴向方向抵接异形套筒的径向向外突出的凸起。
在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性转向轴的情况下,异形套筒固定地接纳在外轴部中,异形套筒在第一端部区域中包括用于沿所述一个轴向方向抵靠外轴部的端面的至少一个径向向外突出的止挡部,并且外轴部的端部区域设置有用于沿所述相反轴向方向抵接异形套筒的径向向内突出的凸起。
由于该径向突出的止挡部,异形套筒只能沿所述一个轴向方向被推到内轴部上或被推入外轴部中,直到内轴部或外轴部的自由端部到达异形套筒的第一端部区域,在那里该轴向运动因止挡部而停止。为了异形套筒不能被相反于该滑套方向而沿所述相反轴向方向从内轴部拉动或拉出外轴部的内部,在异形套筒滑套到内轴部上或外轴部中后,内轴部或外轴部的端部区域设置有径向向外或向内突出的凸起,异形套筒沿所述相反轴向方向抵靠该凸起,使得异形套筒不能被移除。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措施,异形套筒因此在两个轴向方向上固定在内轴部上或外轴部中,有利地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两个闩锁凸耳进行异形套筒的轴向固定相比在内轴部或外轴部上仅需要实现一个单个的止挡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9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