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分散体及层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7930.6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8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B32B27/30;B32B27/32;C08F2/44;C08F255/02;C08J3/05;C08L33/06;B32B27/28;C09J7/20;C09J11/08;C09J123/08;C09J131/04;C09J1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唐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 散体 合体 | ||
水分散体含有树脂成分和水,树脂成分包含:含有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及具有丙烯酸酯单元作为聚合单元的聚合物(B)的复合粒子(D);和含有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及乙烯·乙酸乙烯酯系共聚物(C)的复合粒子(E)。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分散体及层合体,详细而言,涉及水分散体及使用该水分散体得到的层合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各种产业领域中,通过热和压力将塑料膜、蒸镀膜、金属箔、纸、无纺布等基材贴合(即,进行热封)是已知的。在热封中,通常,预先在基材上形成粘接剂层,介由粘接剂层将这些基材彼此、或者基材与其他被粘物贴合。
作为可用于这样的热封的材料,例如已提出了包含将在同一粒子内含有烯烃系聚合物(A)和丙烯酸系聚合物(B)的树脂粒子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乳液的热封粘接剂组合物、及将该热封粘接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而形成的热封用材料。(例如,参见下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79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6/076130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基材及被粘物的种类、用途等,有时进一步要求在短时间内及/或低温下进行热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热封时间短、粘接强度及抗粘连性也优异的水分散体、及使用该水分散体得到的层合体。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抗粘连性,是指即使将层合体叠合,也不彼此粘合。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1]包含水分散体,其是含有树脂成分和水的水分散体,其中,前述树脂成分包含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具有丙烯酸酯单元作为聚合单元的聚合物(B)、和乙烯·乙酸乙烯酯系共聚物(C),前述水分散体包含:含有前述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及前述具有丙烯酸酯单元作为聚合单元的聚合物(B)的复合粒子(D);和含有前述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及前述乙烯·乙酸乙烯酯系共聚物(C)的复合粒子(E)。
本发明[2]包含上述[1]所述的水分散体,其中,相对于前述树脂成分100质量%而言,前述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的含量为35~70%,前述具有丙烯酸酯单元作为聚合单元的聚合物(B)的含量为25~64.5%,前述乙烯·乙酸乙烯酯系共聚物(C)的含量为0.5~20%(其中,将(A)、(B)、(C)的总量作为100%)。
本发明[3]包含水分散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上述[1]所述的水分散体的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在水的存在下将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乳化,得到包含由前述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形成的树脂粒子(I)的分散液1的工序;向前述分散液1中添加(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聚合得到具有丙烯酸酯单元作为聚合单元的聚合物(B),得到包含含有前述共聚物(A)和前述聚合物(B)的复合粒子(D)的分散液2的工序;在水的存在下将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和乙烯·乙酸乙烯酯系共聚物(C)同时乳化,得到包含含有前述共聚物(A)和前述共聚物(C)的复合粒子(E)的分散液3的工序;和将前述分散液2与前述分散液3混合,得到包含前述复合粒子(D)及前述复合粒子(E)的分散液的工序。
本发明[4]包含层合体,其具备基材、和被层合在前述基材的至少一侧的表面的粘接剂层,前述粘接剂层是通过将上述[1]所述的水分散体干燥而得到的。
本发明[5]包含上述[4]所述的层合体,其还具备被层合在前述粘接剂层的一侧的表面的被粘物层。
本发明[6]包含上述[5]所述的层合体,其中,前述被粘物层包含聚氯乙烯及/或聚偏二氯乙烯。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