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构造、振动装置和触觉提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2915.2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1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桥木顺一;远藤润;臼井健太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构造 装置 触觉 提示 | ||
振动构造具备:膜片(12)、框状部件(10)、振动部(14)、支承部(13)、和连接部件(15)。膜片(12)通过施加电压而在面方向上变形。框状部件(10)连接于上述膜片(12),具有开口。振动部(14)在俯视时面积小于上述开口的面积,连接于上述膜片(12),通过上述膜片(12)在上述面方向上变形,使振动部(14)在上述面方向上振动。支承部(13)将上述振动部(14)与上述框状部件(10)连接,而将上述振动部(14)支承于上述框状部件(10)。连接部件(15)将上述膜片(12)与上述振动部(14)和上述框状部件(10)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振动的振动构造、振动装置和触觉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在触摸面板中,在用户按压了触摸面板时传递振动,由此给予触觉反馈,使触摸面板能被感受到“按压了”的触觉提示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触摸面板的端部配置振动马达,使触摸面板整体以大致均匀的振动量振动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7971号公报
但是,振动马达具备线圈,因此增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薄于使用振动马达的结构的振动构造、振动装置、和触觉提示装置。
振动构造具备:膜片、框状部件、振动部、支承部、和连接部件。膜片通过施加电压而在面方向上变形。框状部件连接于上述膜片,具有开口。振动部在俯视时面积小于上述开口的面积,连接于上述膜片,通过上述膜片在上述面方向上变形,而使振动部在上述面方向上振动。支承部将上述振动部与上述框状部件连接,而将上述振动部支承于上述框状部件。连接部件将上述膜片与上述振动部、上述框状部件连接。
该振动构造由于振动部在框状部件的开口内在面方向上振动,所以整体的厚度仅是膜片的厚度、连接部件的厚度、和振动部的厚度,非常薄。另外,膜片具有弹性,从而具有耐冲击性。
根据上述振动构造,能够使厚度薄于使用振动马达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振动构造1的立体图。
图2是振动构造1的分解立体图。
图3的(A)是振动构造1的俯视图,图3的(B)是A-A剖视图。
图4的(A)是表示振动装置100的结构的简图,图4的(B)是振动构造1的俯视图。
图5的(A)和图5的(B)是表示支承部13的变形例的图。
图6是表示具备了触摸传感器24的触觉提示装置150的结构的简图。
图7的(A)是在振动构造1中进一步添加引导板151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图7的(B)是分解立体图。
图8的(A)是在振动构造1中进一步添加引导板152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图8的(B)是分解立体图。
图9(A)是表示压电膜片12与挠性电缆50的连接位置的立体图,图9的(B)和图9的(C)是放大立体图。
图10的(A)是表示在振动部14之上连接了隔离物140与上板14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0的(B)是表示驱动信号的波形的图,图10的(C)是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具备了第2振动部5的振动构造的图。
图12的(A)是表示壳体7与第2振动部5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图12的(B)是连接后的立体图。
图13是在振动构造1连接隔音板190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在振动构造1连接显示器的保持边框9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2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
- 下一篇: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合并且防撞防抱死的加速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