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1778.0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8;H04W72/1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检测 波束 目标波束 非授权 频谱 信道 存储介质 信道检测结果 空闲 发送 场景 检测 | ||
一种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于n个波束中的目标波束,确定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机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按照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机制,检测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是否空闲。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非授权频谱场景下,基于波束的信道检测方案,针对不同波束对应的信道,其信道检测机制各自独立确定,并对各个波束对应的信道分别进行信道检测,使得信道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更有益于基于波束的发送和接收。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通信系统中,在使用非授权频谱时,信号是通过全向天线进行全向发送的,因而,在信道接入之前的信道检测也是基于全向天线的信道检测。例如,基站需要在非授权频谱上发送信息之前,先检测该基站周围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由于上述RSSI是基于全向天线接收,因而上述RSSI是某一个时间粒度内所有方向能够接收到的RSSI的总和;然后该将所有方向能够接收到的RSSI的总和与门限值相比较,若大于该门限值,则表示信道被占用,若RSSI小于该门限值,则表示信道空闲。
在5G 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非授权频谱的频段较高,为了增加覆盖范围,基站和终端会使用多个具有不同指向的波束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即基于波束的发送和接收。
但是,不同波束方向上的信道使用情况不一样,若仍旧采用LTE系统中的基于全向天线的信道检测,则会导致信道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可以解决不同波束方向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于n个波束中的目标波束,确定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机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按照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机制,检测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是否空闲。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机制,包括:
根据将要占用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进行传输的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机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n个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顺序;
根据所述n个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顺序,逐个检测所述n个波束对应的信道是否空闲;其中,所述n个波束中需要进行信道检测的波束为所述目标波束。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n个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顺序,包括:
根据所述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对应的信道将要传输的信息的优先级,确定所述n个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顺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时间要求,所述信道检测时间要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检测起始时刻、检测时长、检测结束时刻;
在满足所述信道检测时间要求的时段内,执行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机制,检测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是否空闲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能量阈值各自独立确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信道检测机制为LBT Cat.4机制时,确定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HARQ-NACK值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1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DCI的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