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本地产生的能量分配到多个负载单元上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1381.1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8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C·阿勒特;V·瓦亨费尔德;A-S·布克维克-舍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思玛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2J3/38;H02J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郭毅 |
地址: | 德国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本地 产生 能量 分配 到多个 负载 单元 系统 | ||
一种用于将来自至少一个可更新的直流电源(2)的在本地产生的能量分配到系统(1)的多个本地负载单元(3,3',3)上的系统(1)对于每个负载单元(3,3',3)包括:设置用于与联合电网(10)连接的输入端(4);设置用于与至少一个负载(11,11',11)连接的输出端(5);逆变器(6),其具有逆变器输入端(7)和逆变器输出端(8),其中,所述逆变器输入端(7)与所述直流电源(2)连接,而所述逆变器输出端(8)与相应的负载单元(3,3',3)的输入端(4)和输出端(5)连接,其中,所述逆变器(6)将所述逆变器输入端(7)上的直流电转换成所述逆变器输出端(8)上的交流电;以及功率测量装置(13),其具有功率测量装置输入端(14)以及功率测量装置输出端(15),所述功率测量装置输入端与相应的负载单元(3,3',3)的输入端(4)连接,以便求取来自所述联合电网(10)的当前功率消耗,所述功率测量装置输出端与相应的负载单元(3,3',3)的逆变器(6)连接,以便将关于来自所述联合电网(10)的当前功率消耗的数据传送给所述逆变器(6)。相应的负载单元(3,3',3)的逆变器(6)求取在所述逆变器的逆变器输入端(7)上存在的输入直流电压并且由存在的所述输入直流电压和所传送的功率消耗数据确定当前要转换的功率。所述系统可以形成用于配电器的加装组件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更好地分配本地产生的能量的系统。所述系统具有多个本地的负载单元,并且本地产生的能量可以借助共同使用的可更新的直流电源来提供。此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配电器的加装组件。
背景技术
如果多个家庭或用户组要使用共同的本地能量源,但同时也与联合电网例如公众能源网连接,则例如在多家庭房屋的情况下面临本地产生的能量的分配问题。能量流分配到用户组、各自消耗的能量量的检测以及联合电网运营者的管理调节使得共同使用分散的、尤其可更新的能量源是昂贵的并且结果是成本密集的。迄今为止,因此或者对于仅仅一个用户组运行本地能量产生设备,或者大型设备馈入到较大的联合电网中,以便通过已经存在的联合电网和能量量表分配和检测。因为在许多地区,可再生能量馈入联合电网中在经济上总是不太具有吸引力,所以由本地可更新的能量源的自身消耗更加感兴趣。但同时这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如此没有以波动量的再生能量加载联合电网,因此局部产生和局部消耗同时发生。
本地可再生能量源的共同使用因此迄今大多停止,仅仅恰恰通过共同使用例如在多家庭房屋的屋顶上的光伏设备可以显著提高自身消耗比率。随着不同的用户的数目,能量消耗习惯的变化增多,以及在联合电网中负载峰值和谷值通过大量用电器在统计上进行均衡。与之类似,在多家庭房屋中本地产生的能量可以通过分配的使用由白天或夜间活跃的单个人员、具有不同习惯的家庭烹调、洗涤或使用其他电装置或电子装置来引起用电器的均匀化并且因此导致:可以最优地使用能量产生设备。尽管如此还保持能量盈余,因此可以设有能量存储装置。然而,相比在单个使用的设备的情况下或甚至多个单个使用的设备在夏季的情况下,所述能量存储装置可以显著更小并且因此更成本有利。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为了通过多个用户组共同使用本地的可再生的能量源而设置中央控制机构,如例如在文献EP 2 993 752 A2中所公开的那样。在此对于每个用户组设有逆变器和电力量表,并且每个逆变器可控地与中央控制机构连接,其中,中央控制机构进行将要提供的电功率分配到用户组。这样的中央控制机构的安装、运行和维护与费用和成本相关联。如此将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令人吃惊地发现:在没有中央控制机构的情况下将要提供的电功率简单和成本有利地分配到用户组是可能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思玛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未经艾思玛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1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