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压腰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4086.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9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开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开胜 |
主分类号: | A47C7/46 | 分类号: | A47C7/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腰垫位置 减压 按压 气囊内部 充气球 放气阀 背板 腰垫 本实用新型 加厚 方便调节 气动调节 气囊支撑 时间维持 变形的 补气口 导气管 前端面 背叶 侧弯 导出 缝合 鼓起 热网 充气 脊椎 姿势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压腰垫,其结构包括背板、双背叶、3D加厚扇热网布、气囊、导气管、放气阀、充气球和补气口,所述背板前端面与气囊相互缝合,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减压腰垫在使用时无法更好的调节腰垫位置,从而导致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引起脊椎侧弯变形的问题,本设计提出气动调节、气囊支撑技术,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按压充气球对气囊内部进行充气,从而使气囊进行鼓起,同时能够按压放气阀使气囊内部气体进行导出使气囊压缩,从而对腰垫位置进行调节,达到了,方便调节腰垫位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腰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压腰垫。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企业的发展,大多数上班族都是坐在办公室采用电脑进行工作,久而久之腰椎、肾功能等逐渐衰落,减压腰垫是用来护腰的,对腰椎舒缓压力,帮助血循环和保护肾功能等,但是现有技术的减压腰垫在使用时无法更好的调节腰垫位置,从而导致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引起脊椎侧弯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减压腰垫,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减压腰垫在使用时无法更好的调节腰垫位置,从而导致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引起脊椎侧弯变形的问题,达到了方便调节腰垫位置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压腰垫,包括背板、双背叶、3D加厚扇热网布、气囊、导气管、放气阀、充气球和补气口,所述背板前端面与气囊相互缝合,所述气囊前端面左右两端均与双背叶相互缝合,所述双背叶前端外表面套有3D加厚扇热网布,所述气囊前端面顶部中端与导气管进行插接,并且导气管底端与放气阀顶部中端进行插接,所述放气阀底部中端与充气球进行插接,所述充气球底端中部设置有补气口,所述放气阀由阀体、进气口、密封球、第一复位弹簧、出气口、导气口、按压块、推块、第一限位块、第二复位弹簧、推杆、密封块、第二限位块和排气口组成,所述阀体底端中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阀体内部且进气口顶端设置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顶端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顶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阀体顶端中部设置有导气口,所述阀体左端设置有按压块,并且按压块右端通过推块贯穿阀体与阀体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阀体内部左中端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推块右端凹槽内与第一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推块右端中部与推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推杆右端与密封块进行焊接,所述阀体内部右中端上下两边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阀体右端中部设置有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外表全包裹有布套,并且背板后端面顶部左右两端布套处缝合有无级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双背叶上设置有个通风透气孔,并且双背叶呈贝壳线条状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3D加厚扇热网布开口边缘处缝合有松紧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密封球的重力,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推块与阀体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块的高度等于阀体内部上下两端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采用双面TPU复合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减压腰垫在使用时无法更好的调节腰垫位置,从而导致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引起脊椎侧弯变形的问题,本设计提出气动调节、气囊支撑技术,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按压充气球对气囊内部进行充气,从而使气囊进行鼓起,同时能够按压放气阀使气囊内部气体进行导出使气囊压缩,从而对腰垫位置进行调节,达到了,方便调节腰垫位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开胜,未经朱开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4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