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1918.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5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8 | 分类号: | A61B5/08 |
代理公司: | 31290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连接 鼻管 竖向 外端部 口径 接口螺纹 螺旋接口 气流导管 气流管路 睡眠监测 腔体 本实用新型 睡眠检测 医疗用具 整体形状 喇叭形 螺纹 内壁 适配 外壁 连通 缠绕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结构简单且不易发生缠绕,同时成本较低。一种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包括:一导管连接卡,所述导管连接卡的两端分别与一鼻气流管路连通;所述导管连接卡的内侧面设有两个竖向鼻管,所述竖向鼻管的外端部的口径略大于其在与导管连接卡的连接处的口径,使所述竖向鼻管从所述与导管连接卡的连接处向外端部的整体形状成微喇叭形,所述竖向鼻管的外端部的口径为1cm;每一所述鼻气流管路的末端设有一螺旋接口,所述螺旋接口的内部为一个微喇状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设有接口螺纹,所述接口螺纹与所述睡眠检测仪的连接端的外壁的螺纹相适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或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器。这些睡眠监测仪器均需要采用鼻气流导管。鼻气流导管需要直接插入病人的鼻腔,原有的鼻气流导管非一次性使用,均是使用后进行消毒,重复使用,这会增加病人交叉感染的危险,让患者在心理上有排斥;同时反复使用还容易造成鼻气流导管发送折痕和阻塞,影响监测结果。因此,这类消毒后再次使用的鼻气流导管逐渐被一次性鼻气流导管替代。
现有的一次性鼻气流导管价格在每根鼻气流导管120元左右,成本较高,这造成患者检查成本也升高。此外,现采用的鼻气流导管的主管路易发生缠绕和折叠,患者使用时容易产生不适,也容易导致睡眠监测不准或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结构简单且不易发生缠绕,同时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包括:一导管连接卡,所述导管连接卡的两端分别与一鼻气流管路连通;所述导管连接卡的内侧面设有两个竖向鼻管,所述竖向鼻管的外端部的口径略大于其在与导管连接卡的连接处的口径,使所述竖向鼻管从所述连接处至外端部整体形状呈微喇叭形,所述竖向鼻管的外端部的口径为1cm;每一所述鼻气流管路的末端设有一螺旋接口,所述螺旋接口的内部为一个微喇状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设有接口螺纹,所述接口螺纹与睡眠检测仪的连接端外壁的螺纹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采用了具有两个竖向鼻管的导管连接卡用于插入病人的鼻腔,该导管连接卡可替换,安全卫生,也避免了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导管连接卡将两路鼻气流管路分开,使得鼻气流管路不易发生打结、折叠的现象,使得病人使用舒适,也不易导致测量不准或失败;鼻气流管路的末端设置的螺旋接口,方便与睡眠检测仪的连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干净卫生且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的一个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鼻气流管路的长度在图中所显示的长度为示意性绘制,其实际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长度的管路材料制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的睡眠监测用鼻气流导管10包括:一导管连接卡1和两个鼻气流管路2。其中,导管连接卡1的内侧面设有两个竖向鼻管3,竖向鼻管3的外端部4的口径略大于其在与导管连接卡1的连接处5的口径,使竖向鼻管3从连接处5至外端部4整体形状呈微喇叭形,竖向鼻管3的外端部的口径为1cm。导管连接卡1的两端分别与一鼻气流管路2 连通,每一条鼻气流管路2的末端设有一螺旋接口6,螺旋接口6的内部为一个微喇状的腔体7,腔体7的内壁设有接口螺纹8,接口螺纹8与睡眠检测仪的连接端的外壁的螺纹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未经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1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儿童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
- 下一篇:足底穿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