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无损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1330.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2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朝阳;徐振;黄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聆人工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12;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4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电极 控制电路板 电极环 无损测试装置 控制电路 人工耳蜗 导电栅 植入体 本实用新型 参考电极 负载电阻 绝缘涂层 设置位置 均匀间隔分布 解码器芯片 控制输出端 背面设置 间隔设置 生理盐水 依次连接 正面设置 导通 匹配 测试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无损测试装置,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蜗外参考电极、解码器芯片和主电极,主电极包括通过绝缘涂层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环,且绝缘涂层的宽度大于电极环的宽度,所述无损测试装置包括栅控制电路板,该栅控制电路板正面设置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条导电栅,背面设置有栅控制电路,主电极覆盖于栅控制电路板正面上,且主电极和栅控制电路板间设置有使电极环和导电栅导通的生理盐水,栅控制电路通过栅控制输出端与负载电阻连接,负载电阻与蜗外参考电极连接,栅控制电路板上导电栅的设置位置与主电极上电极环的设置位置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精巧,测试方便,破坏性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耳蜗植入体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无损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声音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植入体和患者听神经通过主电极和蜗外参考电极相连。
在植入体生产完毕后需要对植入体的电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一般通过假负载电阻模拟人体电极阻抗,这时需要将假负载和电极触点相连,传统方法是通过细小的导电针直接接触电极环上。这种方法有两个弊端,第一个因为电极过于细小,导电针很难压在电极环上,特别因为电极环数目多,测试项目多,长时间测试后眼力疲劳,导电针更难压在电极环上;第二个弊端是电极环长时间受到导电针压制后会出现形变甚至损坏,继而会影响导电性能,需要再次检查电极环的完好情况。
人工耳蜗植入体是一个很精巧的组合装置,它具有复杂的结构,由电极阵列与密封电路组成,它的电极阵列包含22个精密的电极触点,是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关键部件。对植入体电性能的测量必须连接22个电极触点,常规的连接方式都会对电极阵列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基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对被测植入体无损伤进行测试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无损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无损测试装置,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蜗外参考电极、解码器芯片和主电极,所述主电极包括通过绝缘涂层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环,且绝缘涂层的宽度大于电极环的宽度,所述无损测试装置包括栅控制电路板,该栅控制电路板正面设置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条导电栅,背面设置有栅控制电路,所述主电极覆盖于栅控制电路板正面上,且主电极和栅控制电路板间设置有使电极环和导电栅导通的生理盐水,所述栅控制电路通过栅控制输出端与负载电阻连接,所述负载电阻与蜗外参考电极连接,所述栅控制电路板上导电栅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主电极上电极环的设置位置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栅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多条导电栅的栅通道开通或关闭的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导电栅间的栅间隔的宽度大于导电栅的宽度,且每组导电栅和栅间隔的宽度和小于电极环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生理盐水为90%生理盐水。
进一步地,所述主电极与蜗外参考电极间设置有防止生理盐水溢出至蜗外参考电极的隔离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栅为沉金导电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生理盐水导通电极环和导电栅,能很好地将电极触点连接导通形成回路,并且将物理连接对植入体可能造成的破坏性降到最低的水平,实现无损测试。
2)本实用新型可方便获得各电极环对应的导电栅,从而准确独立地对各电极环进行测试。
3)本实用新型主电极与蜗外参考电极间设置有防止生理盐水溢出至蜗外参考电极的隔离件,避免在主电极和蜗外参考电极之间形成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聆人工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聆人工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1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检测工装
- 下一篇:断线粘线检测停机防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