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矩形顶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1838.2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7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乔坎;陆柯颖;崔涵晟;王哲;许四法;马少俊;童新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B28B1/14;B28B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吴红斐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节 外框层 内框 矩形顶管 加固板 空腔层 空腔 榫槽 榫头 固定相连 混凝土层 间隙形成 矩形框状 榫卯连接 对齐 固定的 间隔布 内壁面 堆叠 内端 外端 填充 配合 | ||
一种矩形顶管,所述矩形顶管包括若干节依次对齐堆叠并相互固定的管节,所述管节包括均呈矩形框状的外框层和内框层;所述外框层和所述内框层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形成空腔层,所述空腔层内间隔布设有若干个用于加强所述外框层和所述内框层连接强度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外端与所述外框层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板的内端与所述内框层的外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空腔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预应力孔;所述管节的两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榫头和榫槽,且相邻两管节之间通过所述榫头和所述榫槽的配合榫卯连接;所述空腔和相邻管节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混凝土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顶管。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矩形顶管作为一种非开挖施工技术得到大力的推广,矩形顶管法施工地下过街通道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成功应用。
公开号为CN 106838463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每个压浆管通过连接管与预应力孔道相连,预应力孔道在矩形顶管管壁中沿长度方向埋设的管道,预应力孔道一端为小定位榫头,另一端为大定位榫头,小定位榫头伸出矩形顶管的管节端40mm以上,大定位榫头末端与矩形顶管的管节端平齐,大定位榫头的内径略大于小定位榫头的外径,压浆管与外壁连通的管道内安装有可拆卸的注浆管套管,注浆管套管可将压浆管的外壁开口密封,保留压浆管的内壁开口与连接管之间的通路。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矩形顶管的纵向刚度以及管节与管节之间的连接刚度还是比较弱,在已建成的采用矩形顶管法施工的过街通道的使用中普遍存在管节连接处漏水的现象,如能解决这些问题,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矩形顶管的相邻管节之间的连接刚度较弱的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纵向整体刚度和管节连接处刚度的的矩形顶管及其构建方法。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矩形顶管,包括若干节依次对齐堆叠并相互固定的管节,所述管节包括均呈矩形框状的外框层和内框层;所述外框层和所述内框层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形成空腔层,所述空腔层内间隔布设有若干个用于加强所述外框层和所述内框层连接强度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外端与所述外框层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板的内端与所述内框层的外表面固定相连;
所述空腔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预应力孔;
所述管节的两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榫头和榫槽,且相邻两管节之间通过所述榫头和所述榫槽的配合榫卯连接;
所述空腔和相邻管节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混凝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管节一端的内框层和加固板均沿所述管节的管长方向超出所述外框层,以形成所述榫头;所述管节另一端的内框层和加固板均沿所述管节的管长方向缩进所述外框层内,以形成所述榫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层是钢筋混凝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内框层是钢筋层。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板是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层和所述内框层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孔是角钢在所述外框层内壁面上围合而成的。
进一步的,相邻两管节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矩形顶管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绑扎所述外框层的钢筋骨架,且将加固板的外端与所述外框层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并在所述钢筋骨架外搭设所述外框层的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1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煤机喷雾降尘装置
- 下一篇:带潜孔钻头的盾构机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