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凹式绿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0057.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维;高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景生态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44214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家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管 透水管 种植土层 砾石层 溢流井 溢流口 本实用新型 透水土工布 集水结构 生物炭 透水砖 雨水 资源化利用率 下凹式绿地 径流雨水 收集循环 竖立设置 阵列连接 过滤网 透水孔 中心轴 包覆 环向 下渗 地下水 穿过 侧面 净化 补充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凹式绿地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层、生物炭层、透水土工布层、砾石层;生物炭层上设置有溢流井,溢流井穿过种植土层,溢流井包括溢流口,溢流口高于种植土层,溢流口处设置有过滤网;砾石层内设置有集水结构,集水结构包括集水管、透水管和透水砖;集水管设置在砾石层的底部,透水管以集水管为中心轴呈环向阵列连接在集水管上,透水管与集水管相连通;透水管上设置有透水孔,透水管上包覆有透水土工布;透水砖竖立设置在集水管和透水管的上方与侧面。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雨水正常下渗补充地下水的同时,对净化后的雨水进行适量收集循环利用,避免了初期弃流浪费,提高径流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绿地,特别是涉及一种下凹式绿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透水地面急剧增加,截断了雨水的原有入渗通道,使降雨入渗量大大减小,雨洪峰值增加,汇流时间缩短,从而引起城市暴雨时街道洪水泛流及地下水储量减少,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城市水土流失和排洪问题。同时,雨水冲刷地面而产生的径流污染,也给城市的污水处理加大了处理难度,冲刷地面后的初期雨水若直接排放进自然水体,会严重污染水资源环境。
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除初期雨水外,其受污染程度较轻,经处理后可作为城市的绿化、冲刷道路等杂用水源。目前城市所拥有的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有三种,分别是屋顶雨水收集,城市路面雨水利用,城市绿地、花坛和园林的雨水利用。
下凹式绿地是城市低影响开发体系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可作为排水设施设置在城市道路、小区人行道、公园道路两侧,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同时对暴雨径流具有显著的延时调蓄作用。但普通的下凹式绿地留过度关注水量控制,水质风险预期不足,忽略了径流雨水带来的污染风险;且停留时间普遍偏短,净化效果稍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凹式绿地结构,能够在保证雨水正常下渗补充地下水的同时,对净化后的雨水进行适量收集循环利用,避免了初期弃流,提高径流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凹式绿地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层、生物炭层、透水土工布层、砾石层;
所述种植土层的材质为种植土,所述生物炭层的材质为生物炭,所述透水土工布层的材质为透水土工布,所述砾石层的材质为砾石;
所述生物炭层上设置有溢流井,所述溢流井穿过所述种植土层,所述溢流井包括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于所述种植土层,所述溢流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砾石层内设置有集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包括集水管、透水管和透水砖;所述集水管设置在所述砾石层的底部,所述透水管以集水管为中心轴呈环向阵列连接在所述集水管上,所述透水管与集水管相连通;所述透水管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管上包覆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砖竖立设置在所述集水管和透水管的上方与周边,形成封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绿地结构还包括沙石层,所述沙石层设置在所述种植土层的上方,所述沙石层的材质为沙石,所述沙石层的厚度为30mm~50mm。
优选的,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为150mm~300mm。
优选的,所述绿地结构还包括干草层,所述干草层设置在所述种植土层与生物炭层之间,所述干草层的材质为干草,所述干草层的厚度为30mm~60mm。
优选的,所述生物炭层的厚度为100mm~150mm,所述生物炭层的生物炭的粒径为在2mm~4mm。
优选的,所述绿地结构还包括陶粒层,所述陶粒层设置在所述生物炭层与透水土工布层之间,所述陶粒层的材质为陶粒。
优选的,所述陶粒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所述陶粒层的陶粒的粒径为5mm~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景生态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星景生态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0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污水排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堵塞的给排水管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