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9729.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5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灿;凌国智;邱洁玉;梁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53;H01M10/6555;H01M10/659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相变材料板 铝均热板 间隔设置 冷凝段 蒸发段 电芯 叠放 对置 空间结构 本实用新型 使用寿命 相对设置 电极 电池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池组,两个电池组的电极均朝向外设置,两个电池组之间设有相变材料板组,相变材料板组包括若干个叠放的相变材料板,每个电池组和相变材料板组之间设有若干个铝均热板,铝均热板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若干个相变材料板与若干个铝均热板的冷凝段间隔设置,每个电池组均包括叠放的若干个电芯,若干个电芯与若干个铝均热板的蒸发段间隔设置。起到优化空间结构的效果,提高电池的动力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软包电池散热系统排布多采用常规的一片电池与一个片相变材料交互堆叠方法,这种方法散热效果并不明显,并且空间占用大,对于需要保证散热效果的情况下,也是无法采用风冷散热对其进行散热。而传统的液体冷却散热方法则采用密封性高的散热装置,由于成本高,这种方法无法进行推广。
采用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及相变材料板的制造方法则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其布局合理,减少电池组及其散热结构的空间占用,使大功率电池的风冷散热成为可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池组,两个电池组的电极均朝向外设置,两个电池组之间设有相变材料板组,相变材料板组包括若干个叠放的相变材料板,每个电池组和相变材料板组之间设有若干个铝均热板,铝均热板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若干个相变材料板与若干个铝均热板的冷凝段间隔设置,每个电池组均包括叠放的若干个电芯,若干个电芯与若干个铝均热板的蒸发段间隔设置。
进一步,铝均热板包括位于中间的冷凝段和位于冷凝段两侧的第一蒸发段和第二蒸发段,所述铝均热板的冷凝段位于相变材料板组内,所述铝均热板的第一蒸发段和第二蒸发段分别位于两个电池组内。
进一步,两个电池组与相变材料板组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铝均热板和第二铝均热板,所述第一铝均热板包括第一冷凝段和第一蒸发段,所述第二铝均热板包括第二冷凝段和第二蒸发段,第一冷凝段和第二冷凝段均位于相变材料板组内,第一蒸发段和第二蒸发段分别位于两个电池组内。
进一步,铝均热板通过单组分室温硫化硅胶分别粘接于电芯和相变材料板。
进一步,相变材料板为石墨烯石蜡聚氨酯软泡沫铜材质的板。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池组,两个电池组的电极均朝向外设置,两个电池组之间设有相变材料板组,相变材料板组包括若干个叠放的相变材料板,每个电池组和相变材料板组之间设有若干个铝均热板,铝均热板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若干个相变材料板与若干个铝均热板的冷凝段间隔设置,每个电池组均包括叠放的若干个电芯,若干个电芯与若干个铝均热板的蒸发段间隔设置。将铝均热板作为与相变材料板耦合使用来将电池组内热量引出电池组外,使电池组放电时所产生的大部分热量能快速地散发到空气中,同时通过采用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池组,中间设置相变材料板组的优化结构,采取两组电池组对置放置的方案,起到优化空间结构的效果,且电池组的电极朝向外侧,便于接线,同时提升电池组的热均匀性,提高电池的动力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相变材料板的对置双电池组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9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