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SP功放集成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7510.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9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发;刘天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力可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傅俊朝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放 线束 接线 原车 功放集成 本实用新型 输出接头 输入接头 优化系统 加装 插头插 点对点 电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SP功放集成线束,包括DSP处理器输出接头、DSP处理器输入接头、功放接头一、功放接头二、原车DSP接头一、原车DSP接头二和线束主体;所述DSP处理器输出接头、DSP处理器输入接头连接于线束主体的一端;所述功放接头一、功放接头二、原车DSP接头一、原车DSP接头二连接于线束主体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放集成线束,能够满足车辆加装功放优化系统对所需要用到的电线的数量和类型需求,解决了以往加装功放优化系统需要点对点接线然后出现接线错误的情况,而且降低了接线难度和接线所需时间,只需要把相应的插头插到相应的位置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主要涉及到一种高度集成并且能够满足车辆加装优化功放系统的DSP功放集成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改装是指根据汽车车主需要,将汽车制造厂家生产的原形车进行外部造型、内部造型以及机械性能的改动。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由于价格或者车型问题,很多车辆出厂的时候的功放系统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很多车主会在其车辆上加装优化功放的系统。目前市面上的对于汽车的加装优化功放的系统的接线难度高,在加装功放的时候常常需要点对点接线,改装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改装技术要求,因此需要一种高度集成的DSP功放集成线束,能够满足车辆加装优化功放系统的需求,降低加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DSP功放集成线束,能够满足车辆加装功放优化系统对所需要用到的电线的数量和类型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DSP功放集成线束,特别地,包括DSP处理器输出接头、DSP处理器输入接头、功放接头一、功放接头二、原车DSP接头一、原车DSP 接头二和线束主体;所述DSP处理器输出接头、DSP处理器输入接头连接于线束主体的一端;所述功放接头一、功放接头二、原车DSP接头一、原车DSP接头二连接于线束主体的另一端;所述DSP处理器输出接头分别与功放接头一和功放接头二电连接;所述DSP处理器输入接头分别与原车DSP接头一和原车DSP接头二电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所述DSP处理器输出接头包括Ch1+端、Ch2+端、Ch3+端、Ch4+ 端、Ch5+端、Ch6+端、Ch7+端、Ch8+端、REM IN端、RFV LIGHT IN端、Ch1-端、Ch2-端、Ch3- 端、Ch4-端、Ch5-端、Ch6-端、Ch7-端、Ch8-端、REM OUT端和GND端;所述DSP处理器输入接头包括Cn1+端、Cn2+端、Cn3+端、Cn4+端、Cn5+端、Cn6+端、Cn7+端、Cn8+端、Cn1-端、Cn2-端、Cn3-端、Cn4-端、Cn5-端、Cn6-端、Cn7-端、Cn8-端、BATT1端、BATT2端、GND1端和GND2 端。
进一步地,所述DSP处理器输出接头的Ch1+端、Ch2+端、Ch3+端、Ch4+端、Ch1-端、Ch2- 端、Ch3-端和Ch4-端与功放接头一连接;所述DSP处理器输出接头的Ch5+端、Ch6+端、Ch7+ 端、Ch8+端、Ch5-端、Ch6-端、Ch7-端、Ch8-端与功放接头二连接;所述DSP处理器输入接头的Cn1+端、Cn2+端、Cn3+端、Cn4+端、Cn1-端、Cn2-端、Cn3-端和Cn4-端与原车DSP接头一连接;所述DSP处理器输入接头的Cn5+端、Cn6+端、Cn7+端、Cn8+端、Cn5-端、Cn6-端、Cn7- 端和Cn8-端与原车DP接头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DSP处理器输出接头的REM IN端、RFV LIGHT IN端、REM OUT端和GND端在线束主体单独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主体通过绒布缠绕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DSP处理器输出接头引出的线通过绒布缠绕固定在一起;所述DSP处理器输入接头引出的线通过绒布缠绕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力可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力可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7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缠绕的新型电源连接线
- 下一篇:电源面板/接线板用二眼转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