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锁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6588.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0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尹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衣得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63/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固定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锁固定机构,包括连杆锁本体,设于连杆锁本体上端面的第一长杆以及设于连杆锁本体下端面的第二长杆,第一长杆一端与连杆锁本体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设于第一固定件下端面的腰型固定孔通过螺母固定连接;第二长杆的一端与连杆锁本体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端面的螺母和开设在第二固定件上端面的腰型固定孔。本实用新型连杆锁固定机构,大大解决了现有连杆锁固定机构在门体出现倾斜时无法对连杆锁进行固定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改装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固定门体连杆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连杆锁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在许多门上都选择连杆锁作为其锁结构,而安装在门内的连杆锁则是通过门上下两端的连杆锁固定机构进行固定的,一般而言连杆锁的两个固定件均设立一个圆孔供连杆锁的长杆穿入以达到固定的效果,而目前较为常见的问题是由于门体一般较重,而安装在门体侧面的铰链往往其承重能力也较弱,故会出现门体出现略微倾斜的情况,而出现门体倾斜对连杆锁会造成长杆脱离固定件的情况,导致门无法关闭上锁,连杆锁脱离其固定件再日后进行维护困难,另外固定件的厚度不当会造成固定件的上表面和门体的下表面留有较大的缝隙,贴合度不高会加剧门体的倾斜。
综上,现有的连杆锁固定机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圆孔对连杆锁长杆进行固定在门体倾斜时易造成固定功能失效,导致门体无法关闭上锁;2.固定件的上表面和门体的下表面留有较大的缝隙,贴合度不高会加剧门体的倾斜;
因此,针对现有的连杆锁固定机构采用圆孔对连杆锁长杆进行固定在门体倾斜时易造成固定功能失效,导致门体无法关闭上锁以及固定件的上表面和门体的下表面留有较大的缝隙,贴合度不高会加剧门体的倾斜等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连杆锁固定机构采用圆孔对连杆锁长杆进行固定在门体倾斜时易造成固定功能失效,导致门体无法关闭上锁以及固定件的上表面和门体的下表面留有较大的缝隙,贴合度不高会加剧门体的倾斜等问题,提供了连杆锁固定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连杆锁固定机构,包括连杆锁本体1,设于所述连杆锁本体1上端面的第一长杆2以及设于所述连杆锁本体1下端面的第二长杆3,所述第一长杆2一端与所述连杆锁本体1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设于第一固定件4下端面的腰型固定孔5通过螺母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长杆3的一端与所述连杆锁本体 1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设置在第二固定件7上端面的螺母6和开设在所述第二固定件7上端面的腰型固定孔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4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横向固定件401和第一纵向固定件402,所述第一横向固定件401和第一纵向固定件40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纵向固定件402的侧端面等间距开设若干螺栓连接孔8,若干所述螺栓连接孔8内均嵌设有连接螺母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7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二横向固定件701和第二纵向固定件702,所述第二横向固定件701和第二纵向固定件70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纵向固定件702的侧端面等间距开设若干螺栓连接孔螺栓连接孔8,若干所述螺栓连接孔8内均嵌设有连接螺母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固定件401和第二横向固定件701的长宽高分别为 60-65mm、55-60mm、25-3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向固定件402和第二纵向固定件702的长宽高分别为 95-100mm、85-90mm、25-30mm。
进一步地,所述腰型固定孔5由两个半圆孔和一个矩形孔组成,所述半圆孔的直径为9-12mm,所述矩形孔的长和宽分别为10-13mm,9-12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母9为M8拉铆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衣得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衣得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6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触摸屏的槽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沥青烟气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