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泥原位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9994.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何连生;杨长明;刘万毅;段开红;包智华;李臻;张舜媛;高飞龙;吴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济世源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7 | 代理人: | 樊耀峰;安平 |
地址: | 015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设备 出水总管 菌床 原位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出水支管 采集区 出水管 进水管 底泥 底泥修复 净化液 | ||
1.一种底泥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菌床培养一体化设备、多根进水管、多根出水管、多个采集区、出水总管和多根出水支管;
每个菌床培养一体化设备均通过一根进水管与一个采集区相连通;所述采集区设置为采集待处理水体的泥水混合物;所述菌床培养一体化设备设置为采用酵素对所述泥水混合物进行一体化处理,从而形成净化液;
每个菌床培养一体化设备通过一根出水管与所述出水总管相连通;所述出水总管设置为汇集来自所述菌床培养一体化设备的净化液;
所述多根出水支管分布于所述出水总管上,并设置为将所述净化液引流至待处理水体的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床培养一体化设备的数量为2~1000个,所述出水总管的数量为1~6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总管设置在待处理水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总管设置在待处理水体附近的陆地上,且所述多根出水支管延伸至待处理水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总管的数量为2~6根;一部分出水总管设置在待处理水体中,另一部分出水总管设置在待处理水体附近的陆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待处理水体中的曝气机,用于将待处理水体的底泥形成泥水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选自推流式曝气机、浮水式曝气机或曝气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采集区均匀分布在待处理水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菌床培养一体化设备均包括多级发酵池、沉淀池和净化液储存池;
多级发酵池设置为采用酵素对所述泥水混合物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培养液;
沉淀池设置为将发酵培养液进行沉降分离,得到净化液和污泥,并将污泥回流至多级发酵池;
净化液储存池设置为能够收集所述净化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级发酵池中,相邻发酵池之间存在5~30cm的液位差,且所述多级发酵池均设置有曝气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济世源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济世源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99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使污泥减量的沉淀厌氧一体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