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隆乳腔隙扩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8768.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5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美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2 | 分类号: | A61F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1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头 扩容器 腔隙 假体 连接杆 一端设置 隆乳 纵齿 本实用新型 软组织 手柄 硅胶假体 韧带 手柄内部 手感柔软 乳房 精细化 字形状 包膜 横刃 挛缩 术后 松解 罩杯 置入 切割 变形 美感 纤维 压迫 释放 延伸 升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隆乳腔隙扩容器,包括有扩容器本体,所述扩容器本体一端设置有手柄,另一端设置有工作头,所述手柄和工作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呈“U”字形状,连接杆一头延伸至手柄内部,连接杆另一头和工作头一端相连接,所述工作头另一端设置有纵齿,所述纵齿排列均匀分布在工作头前端,所述纵齿之间设置有横刃,利用本实用新型隆乳腔隙扩容器,切割、分离、松解胸大肌及软组织张力,将腔隙内压迫假体的纤维软组织及韧带进行精细化处理,使置入的硅胶假体能够完全释放假体固有的形态,同时增加假体手感柔软度,而且降低腔隙会对假体产生的压力,从而有效降低包膜挛缩风险,避免硅胶假体变形,更进一步实现罩杯升级,增加术后乳房美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隆乳腔隙扩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隆乳手术通过植入硅胶假体的方式,使乳房隆起,这种方法是可以达到持久效果,但是现在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病人隆乳术后会在硅胶假体外生成太小的包膜,小的包膜腔隙会使硅胶假体变形,手感变硬,而且目前的手术器械无法对胸大肌进行切割分离放松,无法扩大硅胶假体置入空间,使得硅胶假体没有完全释放固有形态,从而容易受到胸壁组织挤压变形,使外观欠满意且手感不够柔软,而现在的BOTOX胸大肌放松也只能是短暂放松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隆乳腔隙扩容器。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隆乳腔隙扩容器,包括有扩容器本体,所述扩容器本体一端设置有手柄,另一端设置有工作头,且所述工作头呈扁平形状,所述手柄和工作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U”字形状,所述连接杆一头延伸至手柄内部,所述连接杆另一头和工作头一端相连接,所述工作头另一端设置有纵齿,所述纵齿排列均匀分布在工作头前端,所述纵齿之间设置有横刃,且所述横刃连接在纵齿内侧中间。
优选地,所述手柄外侧排列设置有手指凹陷槽。
优选地,所述纵齿一端设置有齿头,且所述齿头呈圆弧形状。
优选地,所述工作头一端设置有4个纵齿,且所述4个纵齿排列连接在工作头前端。
优选地,所述纵齿和工作头之间的长度尺寸比例为1:3。
优选地,所述横刃垂直设置在纵齿中间。
其中,纵齿作用是在工作头用于深入胸大肌后反复纵向滑动切割分离胸大肌纵向纤维,横刃作用是工作头用于深入胸大肌反复横向滑动切割胸肌横向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持久显著,利用本实用新型隆乳腔隙扩容器,切割、分离、松解胸大肌及软组织张力,将腔隙内压迫假体的纤维软组织及韧带进行精细化处理,使置入的硅胶假体能够完全释放假体固有的形态,同时增加假体手感柔软度,而且降低腔隙会对假体产生的压力,从而有效降低包膜挛缩风险,避免硅胶假体变形,更进一步实现罩杯升级,增加术后乳房美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头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扩容器本体1、手柄2、工作头3、连接杆23、纵齿31、横刃32、手指凹陷槽20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美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美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8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宫腔内支架
- 下一篇:带翼偏心髋臼臼杯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