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燃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3344.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0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丘市灵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王乾 |
地址: | 2502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燃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化燃烧设备。该催化燃烧设备,包括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连接在厂方废气排出口后侧的漆雾过滤器、吸附床和高空排放管,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组,还包括有通过第二管路相连接的催化燃烧组,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组。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实现了废气流出吸附床后再次对废气进行催化的作用,避免和减少了有机物质随废气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化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催化燃烧装置工作时,含有有机物的废气经吸附床后,有机物会吸附在吸附床内,洁净的气体排出,经过一段时间后,吸附床内的有机物质饱和,停止吸附,此时有机物一杯浓缩在吸附床的活性炭内,此时,就需要启动催化燃烧炉,启动内循环,当热气源达到有机物的沸点是,有机物质便会从吸附床内跑出来,循环到催化燃烧室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活性炭便得到了重生,便于下次使用吸附。
但是,这种设备废气再经过吸附床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的有机物质随着气流流过吸附床时不被吸附便排出到空气中,存在着净化空气不完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催化燃烧设备,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实现了废气流出吸附床后再次对废气进行催化的作用,避免和减少了有机物质随废气排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催化燃烧设备,包括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连接在厂方废气排出口后侧的漆雾过滤器、吸附床和高空排放管,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组,还包括有通过第二管路相连接的催化燃烧组,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组,催化燃烧组包括有一催化燃烧炉,还包括有一催化燃烧炉,催化燃烧炉的出风口通过管路连接吸附床的进风口,吸附床的出风口通过管路第一导风扇,第一导风扇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催化燃烧炉的进风口;所述吸附床与高空排放管之间的管路中间连通有一辅助催化室,所述辅助催化室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有辅助催化组,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组。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辅助催化室包括有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催化剂,换热管布设在催化剂与壳体之间。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辅助催化组包括有一热交换器,换热管的热气进口通过管路与热交换器的热气出口相连接,换热管的热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一第二导风扇,第二导风扇的另一端连接热交换器的热气进口,催化燃烧炉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通过管理与热交换器循环连接。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吸附床包括有相并联的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一电磁阀组包括有分别设在吸附床前侧和吸附床后侧第一管路上的电磁阀KT1和电磁阀KT2。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二电磁阀组包括有设在催化燃烧炉出风口与吸附床之间第二管路上的电磁阀KT3和设在吸附床与第一导风扇之间第二管路上的电磁阀KT4。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三电磁阀组包括有设在热交换器与催化燃烧炉之间管路上的电磁阀KT5和设在热交换器与交换管之间第三管路上的电磁阀KT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增加了由辅助催化室和热交换器组成的热循环系统,有效保证了经过吸附床后的气体的净化,有效提高了净化的效果,实现了二次净化,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极固定框架及正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漆雾过滤器,2吸附床,3高空排放管,4催化燃烧炉,5第一导风扇,6辅助催化室,61壳体,62催化剂,7热交换器,8第二导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丘市灵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章丘市灵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3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钢琴教学用踏板延伸装置
- 下一篇:太赫兹探测装置及其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