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8549.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蒋辛未;燕庆云;葛炜炬;张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燕宏伟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柄 夹设 控制槽 夹线机构 夹线装置 弹性件 控制锁 枢接部 贴合 轴孔 开口处 线装置 本夹 钳口 枢轴 载面 张开 | ||
一种夹线装置,其包括夹线机构,以及控制锁。所述夹线机构包括两个夹柄,枢轴,弹性件。两个所述夹柄具有相同的结构并包括夹设部,枢接部,以及控制部。所述枢接部上设置有一个轴孔。所述夹设部及控制部分别位于所述轴孔的两侧。所述弹性件夹设在两个所述夹柄的控制部上并具有使两个所述夹柄的夹设部贴合的趋势。所述控制锁用于控制两个所述夹柄的钳口大小并包括一个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横载面为梯形,且该梯形的下底位于所述控制槽的开口处。两个所述夹柄的控制部插设在所述控制槽中。在所述控制部的端部位于所述梯形的下底时两个所述夹柄的夹设部张开。而在所述控制部的端部位于所述梯形的上底时两个所述夹柄的夹设部贴合。本夹线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夹线装置。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就需要用到绕线机。电子行业单个串联空心线圈制作加工通常都需要用到主轴驱动装置。所述主轴驱动装置用于夹设线圈的骨架,以在旋转该骨架的同时将导线缠绕在所述骨架上。
在绕制线圈时,需要将多根导线绕设在骨架上,而在绕设该导线时有时不是一次性完成,而需要分开多次,或者同一根导线绕设多个骨架,因此,当转换不同的绕线程序或者是更换不同的骨架时,就需要通过一个夹线装置来夹设该导线,以避免被张力器拉走。但目前的夹线装置结构繁杂,体积庞大,不利于设备的组织结构的优化,影响自动化的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夹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夹线装置,其包括一个夹线机构,以及一个与所述夹线机构相耦合的控制锁。所述夹线机构包括两个钳式连接的夹柄,一个枢接两个所述夹柄的枢轴,一个设置在所述两个夹柄之间的弹性件。两个所述夹柄具有相同的结构并包括一个夹设部,一个与该夹设部连接的枢接部,以及一个与所述枢接部连接的控制部。所述枢接部上设置有一个轴孔。所述夹设部及控制部分别位于所述轴孔的两侧。所述枢轴插设在所述夹柄的轴孔中。所述弹性件夹设在两个所述夹柄的控制部上并具有使两个所述夹柄的夹设部贴合的趋势。所述控制锁用于控制两个所述夹柄的钳口大小并包括一个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横载面为梯形,且该梯形的下底位于所述控制槽的开口处。两个所述夹柄的控制部插设在所述控制槽中。在所述控制部的端部位于所述梯形的下底时两个所述夹柄的夹设部张开。而在所述控制部的端部位于所述梯形的上底时两个所述夹柄的夹设部贴合。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柄的枢接部的沿所述枢轴的轴向的总的厚度等于所述夹设部沿所述枢轴的轴向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夹设垫,该夹设垫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夹设部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设垫分别具有一个V形槽,两个所述夹设垫的V形槽面对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控制部的端部的滑轮,所述两个滑轮分别与所述控制槽的两侧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装置还包括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一个插设筒,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插设筒上的枢轴孔,所述夹线机构与所述控制锁插设在所述插设筒中,所述枢轴插设在所述枢轴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在该控制槽的截面上,所述梯形的两侧边为弧形,该弧形相对于夹线机构的曲率为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锁还包括一个连接槽,在该控制锁的横截面上所述连接槽为T形。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装置还包括一个驱动器,以及一个由该驱动器连接的连接杆。该连接杆包括一个T形杆,以及一个螺接在该T形杆上的螺母,所述T 形杆插设在所述连接槽中,所述螺母用于将所述T形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为一个气缸,所述气缸包括一个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连接杆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8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铜线漆皮刮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共模滤波电感蝶形绕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