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气体用伴热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3891.1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2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川;张劲峰;叶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诚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2 | 分类号: | F16L11/02;F16L53/3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管层 软管主体 软管 伴热 电加热丝 输送气体 保温管 发热层 本实用新型 编织网管 持续加热 隔离保护 输送过程 温度过高 受热 输送管 耐热 管层 管体 内套 保温 缠绕 制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气体用伴热软管,由软管主体和分别设置在软管主体两端的接头构成,软管主体包括由外至内套接的编织网管层、保温管层、隔离保护管层、第一绝缘管层、发热层、第二绝缘管层和耐热输送管层,发热层由若干个电加热丝的一端伸缠绕在第二绝缘管层上而成,电加热丝为输送的气体持续加热升温,保温管层起到保温的作用,保证气体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因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成分和浓度的变化,管体的受热比较均匀,不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而且可以制造更长的伴热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输送物料的软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气体并由电加热的恒温伴热软管。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天然气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可燃性气体的泄露是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可燃性气体泄露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甚至造成重大爆炸事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工业生产中可燃性气体的检测要求不断提高,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工业现场的可燃性气体进行检测,目前一般采用软管进行输送,这些软管只适用于常温下的气体或者液体的输送,没有伴热功能,所以造成检测的气体数值不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气体并由电加热的恒温伴热软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送气体用伴热软管,由软管主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软管主体两端的接头构成,所述软管主体包括由外至内套接的编织网管层、保温管层、隔离保护管层、第一绝缘管层、发热层、第二绝缘管层和耐热输送管层,所述发热层由若干个电加热丝的一端伸缠绕在所述第二绝缘管层上而成,所述接头设置有供所述电加热丝的另一端伸出的走线腔,所述接头还设置有套接在所述第二绝缘管层端部的内管接头管。
所述接头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电加热丝电连接的电插头,方便外接电源为电加热丝供电。
所述接头设置有包住所述编织网管层的夹持部,所述电插头设置在所述夹持部上,夹持部与所述编织网管层牢固连接,保证接头与软管主体在频繁使用后都不会脱落。
所述编织网管层为金属丝编织而成。
所述保温管层为聚乙烯发泡制成。
所述第一绝缘管层和第二绝缘管层均为含氟塑料制成。
所述耐热输送管层为聚氨酯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气体用伴热软管,由软管主体和分别设置在软管主体两端的接头构成,软管主体包括由外至内套接的编织网管层、保温管层、隔离保护管层、第一绝缘管层、发热层、第二绝缘管层和耐热输送管层,发热层由若干个电加热丝的一端伸缠绕在第二绝缘管层上而成,电加热丝为输送的气体持续加热升温,保温管层起到保温的作用,保证气体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因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成分和浓度的变化,管体的受热比较均匀,不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而且可以制造更长的伴热软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径向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诚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诚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3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运输用的万象柔性拼接管路
- 下一篇:一种新型橡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