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2742.3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0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木;张云龙;平原;刘飞;赵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能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1K27/00;F01K13/00;F01K21/00;F01D15/10;F03D9/11;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转换系统 本实用新型 太阳能光热 补热系统 储热系统 聚热系统 槽式 碟式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源 多能互补 发电系统 发电效率 光伏发电 能量储存 应用 太阳能 储存 发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包括槽式‑碟式互补聚热系统、储热系统、补热系统和热能转换系统;所述槽式‑碟式互补聚热系统、补热系统通过储热系统连接所述热能转换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现了风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的能量储存以及应用,还能实现太阳能光热的储存以及应用,同时显著增强太阳能光热和生物质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属于太阳能光热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汽轮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越来越受到世界上主流国家的重视,同时,也在不断升级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
目前,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主要分为槽式光热发电系统、塔式光热发电系统和碟式光热发电系统,其中槽式光热发电系统技术相对成熟,所以运用率最高,但是由于本身的结构限制,余弦效率都不高,导致光热效率不高;碟式热发电系统余弦效率理论上能达到1,所以其光热效率是三种光热发电系统中最高的。
目前,太阳能光热发电还属于不断完善和改良的技术,其中高温储热技术属于难点之一;
同时,随着新能源的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都在广泛运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利用率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太阳能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实现了风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的能量储存以及应用,还能实现太阳能光热的储存以及应用,同时显著增强太阳能光热和生物质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包括槽式-碟式互补聚热系统、储热系统、补热系统和热能转换系统;所述槽式-碟式互补聚热系统、补热系统通过储热系统连接所述热能转换系统;
所述槽式-碟式互补聚热系统包括槽式反光镜阵列、碟式聚光集热器阵列、输出主管道和输入主管道;所述槽式反光镜阵列由槽式反光镜串联成圆形阵列,槽式反光镜镜面朝外,通过阵型弥补槽式反光镜结构设计缺陷;所述碟式聚光集热器阵列由碟式聚光集热器组成,位于所述槽式反光镜中心位置;所述的槽式反光镜阵列和碟式聚光集热器阵列的出口与所述输出主管道相连接;所述的槽式反光镜阵列和碟式聚光集热器阵列的入口与所述输入主管道相连接;
所述储热系统包括熔盐高温罐组、熔盐低温罐组、高温熔盐循环泵、第一低温熔盐循环泵和第二低温熔盐循环泵;所述熔盐高温罐组包括第一熔盐高温罐和第二高温熔盐罐,通过连接管道并联连接,所述连接管道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第一熔盐高温罐和第二熔盐高温罐的出口通过汇流管道与所述高温熔盐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接;
所述输入主管道与所述第一低温熔盐循环泵出口相连接;所述输出主管道与所述熔盐高温罐组入口相连接;
所述槽式反光镜阵列和碟式聚光集热器阵列的入口和出口处均安装有控制阀门,用于控制熔盐流量;
所述第一熔盐高温罐入口通过输入主管道与所述槽式反光镜阵列和碟式聚光集热器阵列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熔盐高温罐口设有控制阀门;
所述熔盐低温罐组由第一熔盐低温罐和第二熔盐低温罐通过连接管道并联组成,所述连接管道中间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第一熔盐低温罐和第二熔盐低温罐的入口通过汇流管道与所述热能转换系统的第二换热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熔盐低温罐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低温熔盐循环泵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熔盐低温罐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低温熔盐循环泵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熔盐低温罐入口处设有控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能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能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2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 下一篇:碳纳米管纤维复合形状记忆合金型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