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绕机的辅助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1552.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7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创远线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架 连接柱 驱动装置 主动齿轮 复绕机 支杆 铜丝 辅助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安装本体 驱动电机 绕线盘 支撑板 啮合 从动齿轮套 从动齿轮 对称安装 均匀排列 内壁中心 固定板 滑动板 输出端 通线孔 贯穿 侧壁 上套 套接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复绕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复绕机的辅助绕线装置,包括安装本体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安装本体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固体套接有绕线盘,所述连接柱贯穿安装架的侧壁,并延伸至安装架的外部,所述连接柱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套接在连接柱上,所述支杆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贯穿滑动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铜丝均匀排列在绕线盘上,同时能够根据铜丝的粗细更换固定板,从而改变通线孔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绕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绕机的辅助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加工过程中,线芯通常由铜丝制备而成。因此在电缆的生产工程中需要先对铜丝进行加工。在加工铜丝时,用于放线以及收线的复绕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在利用复绕机将铜丝向盘具上绕丝时需要使铜丝均匀的分布在盘具的主轴上,这样才能使每个盘具的主轴得到充分利用,使其收纳的铜丝量达到最大。此外,铜丝在主轴的均匀分布也会为铜丝后续的放线操作提供便利,然而利用人工拨线会引起生产效率的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复绕机的辅助绕线装置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绕机的辅助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复绕机绕线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绕机的辅助绕线装置,包括安装本体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安装本体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固体套接有绕线盘,所述连接柱贯穿安装架的侧壁,并延伸至安装架的外部,所述连接柱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套接在连接柱上,所述支杆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贯穿滑动板,并延伸至滑动板的内部与齿轮盘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内设有滑动框架,所述滑动板的上顶壁与下底壁上均设有由于滑动框架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动框架远离滑动板上顶壁与下底壁的一侧均设有与齿轮盘相适配的锯齿,所述滑动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滑动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顶部均卡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线孔,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底部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于安装架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框架在滑动板内移动的距离与绕线盘的水平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块与其顶部的固定板 为可拆卸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中心和第二滑块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值与两个绕线盘中心的水平距离值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安装架以及支撑板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通过驱动装置与滑块的作用铜丝在卷绕盘上的排列更均匀,通过设置两组卷绕盘,使同时可以卷绕多组相同或者的铜丝,通过设置固定板与滑块的可拆卸安装,使通线孔的大小可以更换,从而可以卷绕不同粗度的铜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安装架、2支撑板、3连接柱、4绕线盘、5驱动电机、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滑动板、9齿轮盘、10滑动框架、11连杆、12固定板、13通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创远线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创远线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1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绕线装置
- 下一篇:自动换盘双拉杆配合拉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