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0878.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黎玲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王小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倾斜部 上端 柄头 新型鱼钩 钩柄 铰接 本实用新型 钩尖位置 依次连接 衔接处 中心处 钩尖 钩弯 上钩 通孔 下端 鱼钩 鱼线 脱钩 钓鱼 重心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鱼钩,包括依次连接的柄头、钩柄、钩弯和钩尖,所述柄头的上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柄头相铰接,所述连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柄头与所述钩柄的衔接处固定连接有分别向两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倾斜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共同铰接于所述连杆的上端,所述连杆的上端设有可供鱼线穿过的通孔。本鱼钩可有效防止钩尖位置倾斜,且当鱼上钩时重心始终位于中心处,不易脱钩,给用户最佳的钓鱼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鱼钩。
背景技术
鱼钩是垂钓者的必备之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形状的鱼钩,才能在钓鱼过程中取得最大的成效。钓鱼时钩尖尖锐位置在垂钓时容易出现钩尖倾倒现象,鱼会通过身体的摆动或者鳃部的呼吸,将鱼钩吐出来,使得鱼逃脱鱼钩的控制,造成脱钩。且传统的鱼钩大多为J型,当鱼上钩时,鱼钩会受力向设有钩尖的一侧倾斜,导致重心点不在中心位置,当遇到大点的鱼就极易脱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鱼钩,可有效防止钩尖位置倾斜,且当鱼上钩时重心始终位于中心处,不易脱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鱼钩,包括依次连接的柄头、钩柄、钩弯和钩尖,所述柄头的上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柄头相铰接,所述连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柄头与所述钩柄的衔接处固定连接有分别向两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倾斜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共同铰接于所述连杆的上端,所述连杆的上端设有可供鱼线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均与所述连杆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倾斜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弹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部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弹簧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柄头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钩尖的指向方向与鱼钩的受力方向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钩尖的末端设置有倒钩。
优选地,所述钩弯为圆弧状。
优选地,鱼钩采用合金钢一体锻造而成。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鱼钩的两侧设置向两侧倾斜的倾斜部,使倾斜部通过弹簧与连杆活动连接,并使连杆与柄头活动连接,使得倾斜部和弹簧间形成稳固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并利用弹簧的缓冲效果,可有效防止鱼钩入水时钩尖倾倒;当鱼上钩时钩尖处受到鱼本身的重力效果和鱼左右摆动的力,鱼钩会左右摇晃,当鱼钩往左侧晃动时,第一倾斜部上端和第二倾斜部上端会向右侧偏移,导致第一弹簧受到挤压,第二弹簧被拉伸,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会产生向左侧的弹簧力从而起到缓冲效果,使鱼钩晃动程度减小;当鱼钩往右侧晃动时,第一倾斜部上端和第二倾斜部上端会向左侧偏移,导致第一弹簧被拉伸,第二弹簧受到挤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会产生向右侧的弹簧力从而起到缓冲效果,使鱼钩晃动程度减小,使鱼钩受力的中心点始终位于中心处,防止脱鱼;通过设置倾斜部,可使钩柄处绑鱼线更简单,使鱼钩和鱼线不易脱落,通过在钩尖处设置倒钩,可防止上钩的鱼逃跑,给用户最佳的钓鱼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黎玲,未经杨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0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杆多枝钓鱼钩组件
- 下一篇:新型的内双钩锋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