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存梁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8151.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龙亮;侯宇飞;李帅;范海洋;刘道清;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厉洋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台 滑槽 移动式 滑动 本实用新型 安装效率 材料资源 施工生产 预制梁 灵活 梁体 台座 套接 预埋 破损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存梁台,包括一级承台和两个二级承台,所述一级承台设有至少一个滑槽,两个所述二级承台均套接在所述滑槽内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两个所述二级承台之间的距离随着任一所述二级承台与所述滑槽之间的滑动改变。提供可以通过滑槽调整二级承台间距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型号的预制梁的存放,移动式存梁台整体台座灵活,使用更加灵活便捷,能重复使用,破损更换效率低,施工生产安装效率高,经济,材料资源浪费少,同时方便对梁体预埋支座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存梁台,属于高速铁路预制梁存放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速铁路预制梁存放过程中存梁台座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与一级承台浇筑成一个整体,存梁台座的整体性虽然安全性比较好,但是高速铁路预制梁有不同种类及不同规格型号,整体性存梁台座缺乏灵活适用性。同时整体性存梁台座投入数量大,种类多,不能重复使用,破损更换效率低,施工生产安装效率低,不经济,材料资源浪费严重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通过滑槽调整二级承台间距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型号的预制梁的存放,使用更加灵活便捷,能重复使用,施工生产安装效率高,材料资源浪费少更加经济,同时方便对梁体预埋支座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存梁台,包括一级承台和两个二级承台,所述一级承台设有至少一个滑槽,两个所述二级承台均套接在所述滑槽内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两个所述二级承台之间的距离随着任一所述二级承台与所述滑槽之间的滑动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级承台上设置滑槽,二级承台在滑槽内,通过使二级承台在滑槽内运动,调整二级承台间距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型号的预制梁的存放,使用更加灵活便捷,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二级承台间距以满足不同型号的预制梁,施工生产安装效率高,仅需二级承台实现对预制梁的支撑且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存梁台可以代替现有技术不同型号的存梁台来满足生产需求,大大减少了材料资源的浪费,经济,同时将预制梁架空,方便对梁体预埋支座进行检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滑槽为一个,两个所述二级承台套接在所述滑槽内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两个所述二级承台之间的距离随着任一所述二级承台与所述滑槽之间的滑动改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二级承台在滑槽内滑动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型号的预制梁的存放。
进一步,所述滑槽为两个,两个所述二级承台分别在两个所述滑槽内沿着所述一级承台的长度方向滑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两个滑槽,当两个二级承台分别在滑槽内侧端或者滑槽外侧端,由于此时二级承台之间的距离一定,不需要测量尺寸测量距离即可分别满足单轨梁和双轨梁的存放。
进一步,还包括管桩,所述一级承台底部设有孔,所述管桩通过所述孔和所述一级承台相接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重量通过桩基传导下层承载力高的土层上,同时利用桩基和周围土壤的摩擦力来支撑管桩上部物体的重量,增加存梁台的承载性能。
进一步,所述管桩为PHC管桩,所述PHC管桩的直径为50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PHC管桩承载力好,进一步增加管桩的承载力。
进一步,所述二级承台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于移动二级承台,以便调节二级承台间的距离,适应不同型号的预制梁。
进一步,所述二级承台设置有两个所述水平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更加稳定的移动二级承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8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