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电解槽打壳气缸气体信号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3906.8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高鸿光;魏青;吴军;高宇;吕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1102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范威;李子健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壳气缸 信号发生装置 三通 气口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监测装置 气体信号 运动周期 出气口 传感器 换向阀进气口 信号变化趋势 高压气管 控制阀门 铝电解槽 供气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铝电解槽打壳气缸气体信号监测装置,包括信号发生装置、传感器、三通,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与打壳气缸供气管上的控制阀门出气口连接,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与三通的第一气口连接,所述传感器的进气口与三通的第二气口连接,所述三通的第三气口通过高压气管与打壳气缸换向阀进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并准确反映打壳气缸一个完整运动周期、及不完整运动周期的压力等信号变化趋势的气体信号发生及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铝电解槽打壳气缸气体信号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铝生产中,打壳和下料是重要的工艺过程;打壳作业是保证下料口敞开,氧化铝粉能顺畅的进入电解槽中。因为国内电解铝企业都在走节能环保路线,且氧化铝属于粉状并且含锂盐、镁盐成分较高,电解槽温度控制较低或电解温度不容易提高,导致容易堵氧化铝下料口、卡打壳锤头和锤头粘包等,影响电解槽正常生产,并且能耗较高,需要工人巡视下料口状况,人工打(扩口处理)下料口及锤头粘包,劳动强度大。目前,打壳、下料作业都是由槽控系统控制,不具有实时监控下料口状态:堵料、卡锤头和锤头长包的功能。近几年出现了自动或智能打壳装置,存在采样信号不稳定、现场使用故障率较高等问题。
CN105862080A 一种铝电解槽智能打壳系统和方法,是把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固定在打壳杆与打壳锤头连接端的打壳杆上,电磁阀控制打壳气缸动作、打壳气缸通过打壳杆带动拉绳位移传感器运动,从而准确检测打壳气缸的运动距离,存在的问题是气缸在工作时活塞杆会转动,导致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和活塞杆绞在一起,拉绳容易损坏,维护工作量大。CN202898565U 一种铝电解槽气动系统智能化控制装置,通过超声波测距或红外线、激光、行程开关传感器跟踪打壳气缸运动情况,及时发现并自动处理下料口故障,确保电解槽正常运行,存在的问题是超声波测距或红外线、激光、行程开关传感器,在高温、高粉尘、强磁场环境下都不能长时间工作,故障率高,检测准确度不高。上述专利均不能很好的解决堵料、卡锤头和锤头长包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并准确反映铝电解槽打壳气缸运动周期压力等信号变化趋势的气体信号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铝电解槽打壳气缸气体信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信号发生装置、传感器、三通,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与打壳气缸供气管上的控制阀门出气口连接,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与三通的第一气口连接,所述传感器的进气口与三通的第二气口连接,所述三通的第三气口通过高压气管与打壳气缸换向阀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内管、外管,所述外管间隙套装在内管外,所述内管外壁的一端与外管内壁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外管外壁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外壁中部加工有便于安装的六角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距离为1-20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电解槽打壳气缸气体信号监测装置,能够产生并准确反映打壳气缸一个完整运动周期、及不完整运动周期的压力等信号变化趋势的气体信号发生及监测装置,可以得到变化的有规律的稳定的信号,以解决现有打壳装置监测得到的数据不稳定、不可靠,导致设备控制性能低下,以及“堵下料口”、“卡打壳锤头”、“锤头粘包”等影响电解槽高效生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信号发生装置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信号发生装置结构的左视图。
图4为信号发生装置结构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3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