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松套管余长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2304.0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3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成赵念;李顺云;高辉荣;刘才平;李卫国;刘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匡治兵 |
地址: | 434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套管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松套管余长测试装置,包括松套管测量台、剪切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松套管测量台呈长条形,所述剪切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松套管测量台的左右两端,且分别连接一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松套管测量台的前侧端,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松套管测量台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松套管测量台的上端形成有松套管槽,所述松套管槽的下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与所述松套管槽连通,所述空腔的下端通过一抽气管连接一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余长测试装置,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缆松套管余长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缆的生产中,松套管内的光纤余长是最关键的核心控制点,光纤余长的大小必须经过余长台进行测试,测试时由两人将松套管捋直在余长台上,然后在10m标尺的两端标识处,由两人同时用刀片切断套管,留下准确的10m套管,然后将光纤从10m松套管中取出,擦干净纤膏,再将光纤在余长台上捋直,检查光纤的长度是否符合工艺标准。而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两个人在操作时很难精确同步,会出现一端已切断,另一端没有断,造成需要重复放出松套管进行测试,浪费原材料和测试时间;或者出现一端先切断,另一端后切断,实际剪切长度出现偏差,这两种情况都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光纤在松套管内余长的测试准确性,继而造成错误的信息误导,影响实际的生产工艺控制,生产出不合格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松套管余长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余长测试装置,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缆松套管余长测试装置,包括松套管测量台、剪切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松套管测量台呈长条形,所述剪切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松套管测量台的左右两端,且分别连接一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松套管测量台的前侧端,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松套管测量台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松套管测量台的上端形成有松套管槽,所述松套管槽的下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与所述松套管槽连通,所述空腔的下端通过一抽气管连接一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剪切机构同时剪切松套管;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泵的启动与开启。
优选地,所述剪切机构包括上半件、下半件以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下半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上半件与所述下半件滑动连接,所述上半件上形成有刀刃向下的上刀口,所述下半件上形成有刀刃向上的下刀口,所述上刀口与所述下刀口均呈半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上半件的两端形成有滑槽,所述下半件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穿过所述下半件与所述上半件的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松套管槽的下端形成有吸固孔。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真空泵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地,还包括光纤测试台,所述光纤测试台上端形成有光纤槽以及设有用于测量光纤长度的刻度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驱动剪切机构同时对松套管的两端进行剪切,避免了人工剪切因难以实现准确同步而造成误差,影响测试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松套管槽的下端设置空腔以及真空泵,采用真空泵使得空腔内形成一定真空度,从而对放置于松套管槽内的松套管进行吸固捋直,避免松套管在槽内弯曲不直,提高测量精度;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切机构通过上刀口与下刀口的同时作用,使得剪切效果更佳,提高了剪切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2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