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风换气的空气净化装置节能舒适门窗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及遮阳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0079.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3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炜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E06B3/58;E06B7/28;F24F3/14;F24F3/16;F24F7/013;F24F12/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9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换气 空气净化 装置 节能 舒适 门窗 系统 太阳能 发电 遮阳 一体化 | ||
1.新风换气的空气净化装置节能舒适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功能空气净化装置(12),由型材机壳(121)机盖(1211)组成,功能空气净化装置(12)内安装有净化装置(122),蓄电池(124),充电接头(125),显示屏(126),消声器(127),热交换器(128),内外循环功能转换器(129),开关(130),净化装置(122)由壳体(134)和壳盖(135)组成,壳盖(135)可盖严壳体(134)也能打开;壳体(134)上有功能拓展槽(1341),拓展槽(1341)可插,颗粒物过滤网(1342),活性炭过滤网(1343),Pm2.5处理器(1344),湿度调节器(1345),消毒器(1346)功能器件在里面嵌装;壳盖(135)盖严壳体(134),空气从室外经过机壳上的入孔(1349)导入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12),通过入口(1347)进入净化装置(122)中经过各功能器件处理后从出口(1348)出来,再通过出孔(1350)进入室内;另从入孔(1349)进来的入室空气还可以通过热交换器(128)与从排孔(1351)往室外排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再进入净化装置(122)处理,实现能量回收,把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12)安装在热交换的门窗幕墙的门窗(101)的室内进风口(9)就可实现把新风净化处理后再送入室内,打开壳盖(135),可以更换或清洗里面的功能器材。
2.新风换气的空气净化装置节能舒适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门窗(101),由为多腔型材的框料型材(1)、扇料型材(2)、框座型材(3),压条型材(5)与玻璃(6)构成,框料型材(1)和框座型材(3)可组成固定框(103)或扇框型材(104),框料型材(1)和框座型材(3)可组成中梃(105)或Z梃(106),框料型材(1)构成窗框构架,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装上框座型材(3)形成固定框和窗扇框,用压条固定上玻璃(6),扇料型材(2)装上玻璃(6)和压条型材(5)制成窗扇,在窗扇框上组装上窗扇构成门窗;在框料型材(1)上有连通两个型腔的跨型腔连通管(7),使框料型材(1)内的型腔形成两个紧密相隔的两个独立的通道;在框料型材(1)上有室外进风口(8),室内进风口(9),室内排风口(10),室外排风口(11);框料型材(1)的内部肋筋(13)上有散热刺条(14),散热刺条(14)与肋筋(13)是一体的型材,当散热刺条(14)与肋筋(13)是两种各自独立的型材,可以组合成一体,新风通过室外进风口(8)经过进风型腔和连通管(7)从室内进风口(9)进入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内排风口(10)和排风型腔及连通管(7)和室外排风口(11)排出室外,进入的新风与排出的浊空气在紧密相隔的型材腔里流动时就可以通过肋筋(13)及散热刺条(14)进行热交换,这样门窗在引入新风,排出浊气的同时还能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换气的空气净化装置节能舒适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框座型材(3)和框料型材(1)组合成固定框(103)或扇框型材(104),中梃(105)或Z梃(106)型材,根据需要转换玻璃的安装方向,在制作时先用框料型材(1)构成窗框构架,再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装上框座型材(3)形成固定框(103)或扇框型材(104),中梃(105)或Z梃(106)做成窗框。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换气的空气净化装置节能舒适门窗系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及遮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遮阳一体化装置系统(131),为空气净化装置供电,储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遮阳一体化装置系统(131),由支撑架(1311),光伏板(1312),可调节滑撑(131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炜,未经吴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00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定气体多位置检测系统
- 下一篇:漏磁检测的高稳定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