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比例式试采油井产量确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5416.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0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范梦玮;耿斌;蒋龙;王永刚;程紫燕;姜官波;姜兴伟;任敏华;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3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腔体 入口连接 混输泵 油井 本实用新型 气体流量计 旋流分离器 确定装置 液体流量 比例式 分流口 分流器 排气口 排液口 试采 液体流量计出口 立式分离器 液体流量计 出口连接 感应装置 计量装置 双分离器 电潜泵 管式腔 连续量 螺杆泵 体内部 总进口 上端 气量 侧壁 底端 量油 上液 下端 液量 计量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比例式试采油井产量确定装置,管式腔体下端具有一个总进口,连接旋流分离器的出口,旋流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比例分流器的液体流量比例为1的第一比例分流口,比例分流器的液体流量比例为99的第二比例分流口连接混输泵的第一入口,管式腔体侧壁底端开设排液口,液体流量计入口连接排液口,液体流量计出口连接混输泵第二入口,管式腔体上端具有一个排气口,气体流量计入口连接排气口,气体流量计出口连接混输泵第二入口,上液位感应装置安装在管式腔体内部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传统立式分离器的不能连续量油、双分离器计量装置体积大流程复杂,功图量油不能解决电潜泵、螺杆泵油井的液量和气量计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比例式试采油井产量确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对单井产量确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立式分离器玻璃管液位计是最稳定可靠的单井计量方法,容积罐作为计量单元,比任何一种流量仪表都能适用油井采出液这一复杂流体;示功图油井计量监控系统实现了每口油井的动态监控,对减少人工现场巡井、快速发现油井异常情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⑵立式分离器玻璃管液位计、旋流分离、称重式翻斗都是以计量站为依托、靠阀组控制实现计量站内油井顺序式间断计量,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在故障率高致命缺陷;示功图油井计量监控系统是以单口油井为对象,不需要像立式分离器或漩流分离通过阀组控制完成油井的计量,现场不需任何的电气自动化,很容易实现无人值守的数字化运行模式,但计算油井产液量数据目前还没达到油井的生产要求,示功图诊断油井工况能力有待完善。
⑶示功图油井计量监控系统不管是从油井工况故障监控还是油井产液量计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离打倒计量站、撤销采油队实现无人值守的目标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载荷位移传感器的在线校准、示功图油井计量监控系统计量油井液量的在线修正、油井工况智能化诊断、电潜泵油井计量监控等问题还处在选择、研究、实验阶段。
油气混输泵在石油开采中,为了保证油井生产中及达到油气密闭输送,提高开发效益以及达到油气密闭输送目的,油气混输泵是用在集输过程中的,主要输送含气、水、沙等的原油,实现对原油的集中净化、分离、储备,另外还可减少井口压力,提高单井或区域产量。目前,国内生产的油气混输泵按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螺杆、双螺杆、三螺杆泵和柱塞泵等,其中以螺杆泵的应用最为广泛。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20世纪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5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