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3164.0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3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昌德;刘虹;王春华;左蕊;孟祥海;张浩;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3/00;B21J13/02;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C22C38/54;C22C38/06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坯料 镦锻 锻件 热锻 预锻 终锻 本实用新型 定位一致性 锻造模具 坯料放置 预锻模具 终锻模具 镦锻模具 薄壁件 预锻件 工步 腔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锻装置,其包括镦锻模具,用于镦锻坯料得到镦锻件;预锻模具,用于对所述镦锻件进行预锻;以及终锻模具,用于对预锻件进行终锻。上述热锻装置,先镦锻再预锻后终锻,充分结合了锻造模具型腔内坯料流动性,工步间坯料定位一致性,利用增强坯料流动性,解决坯料放置定位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特别适用于大镦锻比薄壁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热锻工艺不能很好适用于大镦锻比薄壁件,特别是大镦锻比薄壁圆盘类锻件。该类产品传统制作工艺采用开式锻造,则最终得到的锻件内部组织结构致密度不够,且易造成材料浪费。该类产品若采用闭式锻造,制坯件与预锻又难以精准定位,且由于锻件属于大镦锻比薄壁件,预锻、精锻模具磨损亦较严重,很难满足于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热锻装置,尤其适用于大镦锻比薄壁件。
一种热锻装置,包括:
镦锻模具,用于镦锻坯料得到镦锻件;
预锻模具,用于对所述镦锻件进行预锻;
以及终锻模具,用于对预锻件进行终锻。
上述热锻装置,先镦锻再预锻后终锻,充分结合了锻造模具型腔内坯料流动性,工步间坯料定位一致性,利用增强坯料流动性,解决坯料放置定位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特别适用于大镦锻比薄壁件。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镦锻模具包括镦锻上模、以及镦锻下模;所述镦锻上模与所述镦锻下模相对设置;所述镦锻上模设有用于容纳坯料的第一穹拱型腔,所述镦锻下模的对应位置设有容纳坯料的第二穹拱型腔;所述镦锻下模的中心设置定位盲孔。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盲孔的直径为30~40mm、深度为5~8 mm。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锻模具包括预锻上模组件、以及预锻下模组件;
所述预锻上模组件与所述预锻下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预锻上模组件包括预锻上模、套设在所述预锻上模的预锻上模外套、以及预锻上底座;所述预锻上模通过所述预锻上模外套固定在所述预锻上底座上;
所述预锻下模组件包括预锻下模、套设在所述预锻下模的预锻下模外套、预锻下底座、预锻顶料杆、以及预锻退料器;所述预锻下模通过所述预锻下模外套固定在所述预锻下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终锻模具包括终锻上模组件、以及终锻下模组件;
所述终锻上模组件与所述终锻下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终锻上模组件包括终锻上模、套设在所述终锻上模的终锻上模外套、以及终锻上底座;所述终锻上模通过所述终锻上模外套固定在所述终锻上底座上;
所述终锻下模组件包括终锻下模、套设在所述终锻下模的终锻下模外套、终锻下底座、终锻顶料杆、以及终锻退料器;所述终锻下模通过所述终锻下模外套固定在所述终锻下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热锻装置还包括冲孔压标记复合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镦锻模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锻模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终锻模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镦锻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预锻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终锻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薄壁圆盘锻件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3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润滑剂旋转喷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分模液压平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