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薄膜张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2947.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毛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阳蓝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祝进 |
地址: | 223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拉伸装置 下卡板 张力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聚氨酯薄膜 顶部设置 螺纹杆 上卡板 液压杆 转动座 薄膜检测 滑动连接 螺纹连接 张力检测 转动连接 电控箱 滑块 薄膜 拉扯 员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薄膜张力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电控箱,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包括有下卡板,所述下卡板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下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卡板,所述上卡板与L型板滑动连接,所述L型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拉伸装置之间的张力检测工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通过手拉扯薄膜检测薄膜张力的方式只适合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并不适合一般工作人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薄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氨酯薄膜张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聚合物薄膜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对薄膜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常用的聚砜、聚烯烃薄膜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聚氨酯薄膜应运而生,聚氨酯薄膜同聚氨酯弹性体一样具有卓越的高张力、高拉力、防水透气性、强韧性和耐老化性能,同时又具有优异的生物和血液相容性及耐化学药品性,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高档纺织面料和工业等多个领域,深受用户的欢迎和青睐。
在聚氨酯薄膜加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聚氨酯薄膜的张力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方式大多是工作人员用手拉扯来大致判断是否符合生产要求,但这只适合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人操作,而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通过拉扯来判断产品的好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薄膜张力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过手拉扯薄膜检测薄膜张力的方式只适合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并不适合一般工作人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薄膜张力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电控箱,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拉伸装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拉伸装置之间的张力检测工件。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电控箱位于放置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拉伸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伸装置包括有下卡板,所述下卡板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下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卡板,所述上卡板与L型板滑动连接,所述L型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检测口,所述张力检测工件位于检测口中部,所述张力检测工件包括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光杆,所述下光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光杆。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正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伸装置,在进行聚氨酯薄膜的张力检测时,截取一定的长度的聚氨酯薄膜,将聚氨酯薄膜的两端分别放置到下卡板上,然后转动螺纹杆,螺纹杆转动时推动上卡板将聚氨酯薄膜夹紧,然后通过电控箱控制第一液压杆工作,第一液压杆带动L型板移动,使其移动到预先测定的合格产品的标记点,具体可根据刻度线进行判断,若L型板移动到标记点时,薄膜没有发生破损,则该薄膜合格,若发生破损,则薄膜不合格,整个过程只需人工进行固定,有无工作经验均可进行聚氨酯薄膜的检测,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2.通过设置张力检测组件,在进行聚氨酯薄膜的张力检测时,还可以将聚氨酯薄膜放置到上光杆和下光杆之间,然后使用上下卡板将薄膜固定,此时操作电控箱,控制第二液压杆工作,使其推动或拉动薄膜,其中第二液压杆的运动范围内,合格产品不会破碎,若薄膜破损,则产品不合格,操作十分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阳蓝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泗阳蓝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2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试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表面耐压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