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印版辊轴充气气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2563.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1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叶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施潘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印版 辊轴 充气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柔印版辊轴充气气路机构,包括气嘴座,所述气嘴座顶部配合连接充气接头,所述充气接头与所述气嘴座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充气接头与所述气嘴座的轴心中部均为通孔结构,所述充气接头与所述气嘴座的中部通孔内配合设置有气嘴;与上述结构装配设置的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设置有版辊轴,所述轴座与所述版辊轴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气嘴配合使用的轴座孔、轴气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密封圈老化更换不变的问题,且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降低了密封件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版印刷机气胀套筒式版辊的版辊轴气路连接结构,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印刷机械当中,柔印版辊轴的充气气路的连接是旋转密封圈的形式连接。该种形式的连接方式下的密封圈容易老化且不易更变,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磨损导致漏气以及活动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柔印版辊轴充气气路机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密封圈连接形式的不足,提高了版辊轴充气气路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柔印版辊轴充气气路机构,包括气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座顶部配合连接充气接头,所述充气接头与所述气嘴座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充气接头与所述气嘴座的轴心中部均为通孔结构,所述充气接头与所述气嘴座的中部通孔内配合设置有气嘴;与上述结构装配设置的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设置有版辊轴,所述轴座与所述版辊轴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气嘴配合使用的轴座孔、轴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嘴座内部通孔的纵截面为T型;所述充气接头整体纵截面为T型,所述充气接头内部通孔的纵截面为倒T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嘴轴心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气嘴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凸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接头外侧与所述气嘴座接触之处设置有接头凹槽,所述充气接头上的所述接头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气嘴座过盈配合的接头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嘴上端外侧设置有气嘴凹槽,所述气嘴凹槽内设置有与气嘴座过盈配合的气嘴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嘴的上部外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设置有挡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圈与所述气嘴座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接头下端的孔壁厚度小于所述气嘴座下端与上端的孔内壁厚度之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密封圈老化更换不变的问题,且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降低了密封件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嘴半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版辊轴示意图;
图中:1、充气接头;2、气嘴座;3、接头密封圈;4、挡圈;5、气嘴密封圈;6、接头凹槽;7、气嘴凹槽;8、弹簧;9、凸圈;10、气嘴;11、轴座;12、版辊轴;13、轴座孔;14、轴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施潘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施潘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2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