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子焊扩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2318.4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6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鹏;曾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00 | 分类号: | B23K20/00;B23K20/14;B23K103/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子 扩散 设备 | ||
原子焊扩散设备,尤其是指一种可应用于对两种不同金属进行焊接的真空原子焊扩散设备。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由机台、压入单元、操作单元、焊接保护单元及电源组成,电源通过电极接设于被加工零件的两端,操作单元与电源电连接,压入单元作用于被加工零件上,焊接保护单元固定于机台上,且环设在被加工零件的加工面的四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通电脉冲扩散技术,实现多种金属的接合,通过电流加热并激活金属材料内部分子结构,促使分子结构加速运动并扩散至与其接壤的相邻金属的内部,焊接保护单元喷出的保护气体保证了焊接过程中质量的稳定可靠,比较于真空环境下的焊接,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焊接牢固、无焊缝疤痕、全面积焊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应用于对两种不同金属进行焊接的原子焊扩散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的飞跃进步,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求。随着产品技术性能的提高,对产品零件的加工技术亦随之提高,诸如航空设备、人们所使用的智能手机,经常会遇到两种不同金属进行焊接以满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要求。
再则对一些特殊要求的零件进行的焊接,如附图1所示,零件1的内部设有冷却槽11,并通过外侧连接孔12与外部的冷却系统连接,零件1必须通过上两个互相扣盖在一起方能作为一个冷却部件应用,若采用常规的焊接方法进行加工,除了外侧的周边可以通过焊接完成,而内部的接触面是无法进行加工,况且由于焊接的焊缝极易受到焊接技术、工作状况等条件的影响,很容易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进而导致优良率降低的现象产生。
为此,业内提出了原子焊的概念,即希望两个互相贴合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原子受热后产生运动,进而渗透到另一种金属的表面,从而达到“焊接”效果的目的。但是,类似的实施方式却不能达到实际的生产效果,其原因则是“焊接”过程太长,“焊接”效率低,根本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原子焊扩散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原子焊扩散设备,由机台、压入单元、操作单元、焊接保护单元及电源组成,电源通过电极接设于被加工零件的两端,操作单元与电源电连接,压入单元作用于被加工零件上,焊接保护单元固定于机台上,且环设在被加工零件的加工面的四周。
所述的电源在加工过程中给被加工零件施加一定频率的脉冲。
所述的压入单元在加工过程中给被加工零件提供的压力范围为10~5000KG。
所述的焊接保护单元由支架及喷管组成,支架一端固连于机台上,支架的另一端与喷管连接构成T型结构,管状的支架与管状的喷管内部互相连通,在喷管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复数通孔。
所述的支架的高度与被加工零件的加工面高度相等。
所述的喷管上的通孔环绕被加工零件的加工面设置。
所述的喷管上方设置有惰性气体检测探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通电脉冲扩散技术,实现多种金属的接合,通过电流加热并激活金属材料内部分子结构,促使分子结构加速运动并扩散至与其接壤的相邻金属的内部,从而达到接合的目的。焊接保护单元喷出的保护气体保证了焊接过程中质量的稳定可靠,比较于真空环境下的焊接,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焊接牢固、无焊缝疤痕、全面积焊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使用状态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5为焊接保护单元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2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机
- 下一篇:一种提高注射器取样可靠性的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