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氮释放缓冲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7615.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0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付涛;车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臣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2 | 分类号: | F17C7/0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13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直圆筒 释放管 弧形管 本实用新型 辅助装置 连接头 上管口 缓冲 管口 释放 竖直 液氮 底部封闭 顶部敞开 连通设置 两端管口 液氮储罐 出液管 动连接 管口处 释压 冻伤 连通 穿过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氮释放缓冲辅助装置,包括竖直圆筒,竖直圆筒的顶部敞开而底部封闭,竖直圆筒的底部还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出液管,竖直圆筒内设置有释放管;所述的释放管包括相连通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其水平部分的管口穿过竖直圆筒壁,使水平部分的管口位于竖直圆筒腔外,其竖直部分的上管口还连通设置有弧形管,释放管的上管口连接在弧形管的中部,弧形管的两端管口朝下;所述的释放管的水平部分管口处还安装有连接头,该连接头拧动连接在液氮储罐出口上。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能释放压力、释压效果好、避免工作人员冻伤、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氮释放技术领域,特别是液氮释放缓冲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大型液氮储罐的底部通常设置有出液开关和出液软管,当需要从大型液氮储罐中获取液氮时,打开出液开关,液氮从出液软管中流出,出液软管的管口对准使用罐或待运输罐。由于使用罐或运输罐中在空罐状态本身具有空气,冲入液氮时,罐口不能完全密封,需要留有空气流出的间隙。
但是由于液氮处于高压低温状态,在冲入时,压力瞬间释放,导致液氮从这些间隙中飞溅。液氮为-196℃的低温,飞溅时,极易导致工作人员严重冻伤。而且压力瞬间释放的冲击力很有可能导致使用罐或运输罐的翻滚,从而使软管的连接被挣脱,最后导致软管乱飞,从软管冲出的液氮不仅造成浪费,对人员的伤害更为严重,同时也影响及时将出液开关关闭。
发明人基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对其进行改进,避免造成人员冻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能释放压力、释压效果好、避免工作人员冻伤、安全性高的液氮释放缓冲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液氮释放缓冲辅助装置,包括竖直圆筒,竖直圆筒的顶部敞开而底部封闭,竖直圆筒的底部还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出液管,竖直圆筒内设置有释放管;
所述的释放管包括相连通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其水平部分的管口穿过竖直圆筒壁,使水平部分的管口位于竖直圆筒腔外,其竖直部分的上管口还连通设置有弧形管,释放管的上管口连接在弧形管的中部,弧形管的两端管口朝下;
所述的释放管的水平部分管口处还安装有连接头,该连接头拧动连接在液氮储罐出口上。
所述的竖直圆筒外部包裹有隔温层。
所述的弧形管的直径比释放管的直径大。
所述的释放管的中部直径保持不变,且中部与竖直圆筒同轴线设置;
弧形管的中心线不在竖直圆筒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内。
所述的弧形管的管口绕着竖直圆筒轴线呈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液氮储罐和释放管,使液氮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产生的飞溅和冲击小,避免工作人员冻伤,安全性高;
(2)释放管的机构设置,一定程度上对液氮的流动起到阻碍作用,且在释放管内已经开始释压,减小了气化的液氮量,并且避免对竖直圆筒的剧烈冲击,保证连接头处的可靠连接;
(3)连接头处的结构设置,则避免在液氮储罐出口的连接处造成飞溅。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直圆筒,2-出液管,3-释放管,4-连接头,5-保温层,6-密封套,弧形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臣气体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臣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7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气机检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空温汽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