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钓竿尾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7276.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0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超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初姣姣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件 定位柱 钓竿 本实用新型 定位孔 收纳 钓具配件 端面平齐 内凹 手环 接手 装配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便的新型钓竿尾件,设有尾件本体,其特征在于尾件本体的后端设有内凹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上铰接手环并设有用于收纳手环的凹槽,定位柱的前端与尾件本体端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可靠稳定等显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便的新型钓竿尾件。
背景技术:
钓竿是垂钓运动中不可缺少的运动器械,为了便于存储和携带,钓竿可以采用多节收缩式结构,通过多节竿体套接形成钓竿竿体,使用时将多节竿体展开,使用完毕将多节竿体统一收纳到底竿竿节中。为了避免收纳时多节竿体在底竿中窜出,钓竿一般配有前堵头和尾件,前堵头和尾件分别用于封闭底竿竿节的前端和后端,其中为了方便携带,尾件上一般设有挂环,传统的尾件挂环直接设置在尾件外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其他配件钩挂牵拉,而且使用者持握时外凸的挂环磨手,持握手感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生产商将挂环做成隐藏式,如专利文件CN203492617U公开了一种钓鱼竿后堵头,其通过在尾件中设置定位套、导向柱塞和失手环,使其产品在使用时失手环可以拉出或收入尾件内,但这种结构复杂,零配件多,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便的新型钓竿尾件。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新型钓竿尾件,设有尾件本体,其特征在于尾件本体的后端设有内凹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上铰接手环并设有用于收纳手环的凹槽,定位柱的前端与尾件本体端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所述尾件本体的后端呈弧形外凸状,定位孔开设在尾件本体后端面的中心处,定位柱前端最高点与尾件本体的后端面平齐,因此手环收入凹槽后,定位柱以及手环均被收入定位孔内,避免持握磨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孔开设为圆形孔,定位柱为圆柱状,定位柱的前端面上设有手环铰接凸起,手环铰接凸起的两端设有铰接孔,定位柱前端面上还设有收纳凹槽,收纳凹槽位于手环铰接凸起一侧,手环为矩形框状手环,手环一端铰接在手环铰接凸起上,手环的另一端侧折收入凹槽中;收纳凹槽内设有条形凸台,条形凸台的设置方向与手环的长度方向垂直,条形凸台上设有用于卡紧手环侧边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截面为圆弧形,卡槽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手环侧边的外径,所述圆弧形的长度大于半个圆周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槽的截面为燕尾型,卡槽开口处可以设有便于手环卡入的弧形过渡段。
本实用新型为了方便使用者取出折叠后的手环,手环的后端向外翘起,所述手环的后端为远离手环铰接凸起的一端,便于使用者展开手环。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定位孔边缘磨手,定位孔边缘的尾件本体设有倒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柱通过黏胶或螺纹或压铸固定在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尾件本体内置配重块,用于提高垂钓体验,尾件本体的前端外侧还设有用于与钓竿末端相连接的螺纹,尾件本体的前端设有封闭盖。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需要从尾件后端展开手环,或将手环侧折,即可收纳至凹槽内,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泥沙进入失手环的滑动机构,导致失手环无法拉出的情况,定位柱的前端与尾件本体的后端面平齐,使手环被收入后,尾件后端面无易钩挂牵拉的结构,安全稳定且不磨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可靠稳定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尾件本体后端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手环展开与收起的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超,未经刘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7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甲鱼收集装置
- 下一篇:具有记忆把手的高强度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