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汽水膜除尘系统以及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4802.9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1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净时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4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厉洋洋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盘 烟气 通气口 除尘系统 工艺水 喷淋管 脱硫塔 汽水 塔体 本实用新型 挡水帽 喷淋 除尘 固设 内壁 排出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旋汽水膜除尘系统以及脱硫塔,脱硫塔包括塔体,旋汽水膜除尘系统包括:升气盘,升气盘固设于塔体的内壁上,升气盘向上突出并形成有通气口;挡水帽,设于升气盘上且设于通气口上方,挡水帽与升气盘之间形成与通气口连通的间隙,烟气经通气口以及间隙由升气盘下方流至升气盘上方;工艺水喷淋管,工艺水喷淋管设于升气盘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汽水膜除尘系统,气体经塔体的底部流向塔体的顶部,烟气经通气口以及间隙由升气盘下方流至升气盘上方后,烟气向上流动,而工艺水喷淋管将水向下喷淋,烟气中的尘能够被工艺水喷淋管喷淋的水带走,从而实现烟气的除尘,能够减少从脱硫塔排出的烟气中的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除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汽水膜除尘系统以及一种脱硫塔。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烟气或工业尾气污染治理技术较多,其中比较成熟有:石灰石-石膏法、氨法、双碱法等湿法脱硫技术等。
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对于现在的超洁净排放要求,SO2排放达到35mg/Nm3,粉尘达到5mg/Nm3,常规的湿法脱硫技术一般是采用双吸收塔串联或者单级吸收塔增加喷淋层等方案,上述改造方案改造工期长、占地大、造价高及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汽水膜除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旋汽水膜除尘系统,用于脱硫塔,脱硫塔包括塔体,旋汽水膜除尘系统包括:升气盘,升气盘固设于塔体的内壁上,升气盘向上突出并形成有通气口;挡水帽,设于升气盘上且设于通气口上方,挡水帽与升气盘之间形成与通气口连通的间隙,烟气经通气口以及间隙由升气盘下方流至升气盘上方;工艺水喷淋管,工艺水喷淋管设于升气盘上方。
本方案中,气体经塔体的底部流向塔体的顶部,烟气经通气口以及间隙由升气盘下方流至升气盘上方后,烟气向上流动,而工艺水喷淋管将水向下喷淋,烟气中的尘能够被工艺水喷淋管喷淋的水带走,从而实现烟气的除尘,能够减少从脱硫塔排出的烟气中的尘。
同时,通过在通气口上方设置挡水帽,能够减少工艺水喷淋管喷淋的水经通气口流至脱硫塔底部的可能性,减少旋汽水膜除尘系统对脱硫塔原有结构的影响,因而可在现有的脱硫塔的基础上安装本方案中的旋汽水膜除尘系统,对脱硫塔的原先结构无影响,改造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推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固设于内壁上且位于工艺水喷淋管与升气盘之间;至少一个上下设置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固设于第一固定件上其贯穿第一固定件;湍流器,对应设于第一筒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筒体嵌入第一通孔内,以实现第一筒体在第一固定件上的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离心风扇,设于第一筒体内且位于湍流器下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固设于塔体的内壁上且位于工艺水喷淋管上侧;至少一个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固设于第二固定件上且贯穿第二固定件,其中,第二筒体上下设置且每个第二筒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离心风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回水水箱,升气盘上的水经回水管流至回水水箱内;中和水箱,回水水箱与中和水箱连通;供水水箱,与中和水箱连通;流体输送装置,流体输送装置的进水端与供水水箱连通,流体输送装置的出水端与工艺水喷淋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脱硫塔,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旋汽水膜除尘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净时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净时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4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灰给料机传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塔双循环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