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盖掉落的盖碗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4450.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6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廖福成;陈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G19/16 |
代理公司: | 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玉欣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碗 上盖 盖碗本体 保险机构 磁性部件 吸附件 掉落 吸合 茶具 相吸 本实用新型 保险部件 密封性 适配 清洗 保证 | ||
本领域涉及茶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盖掉落的盖碗。该种防盖掉落的盖碗,包括盖碗本体和与盖碗本体相适配的上盖,还包括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包括设置于上盖的磁性部件、设置于盖碗中的吸附件,所述上盖盖于盖碗本体上时磁性部件与吸附件相吸将上盖吸合于盖碗本体上。本实用新型的盖碗使用时通过保险机构的磁性部件与吸附件相吸将上盖吸合于盖碗本体上,保证使用时上盖不会掉落,而且上盖于盖碗吸合使盖碗的密封性大大提高;该种保险部件使用方便、便于清洗,此外该种盖碗及控制方法可以在自动茶具上使用,其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茶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盖掉落的盖碗。
背景技术
盖碗是一种常用的茶器,而且是冲泡与饮用功能合二为一。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后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亦有其方便之处,如看得到茶汤,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器,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现有的盖碗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一是上盖与碗体之间可随意分离,饮茶或闲置时,上盖容易从碗体中掉落,特别是对于新手,由于手法不够娴熟,在饮茶时碗体容易倾倒,导致茶水洒出,弄湿衣服,甚至烫伤;二是上盖于盖碗密封不严茶容易从碗体中溢出,此外密封不严也会影响泡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盖碗使用时上盖于盖碗密封不严、容易导致上盖容易倾倒、滑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盖掉落的盖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盖掉落的盖碗,包括盖碗本体和与盖碗本体相适配的上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包括设置于上盖的磁性部件、设置于盖碗中的吸附件,所述上盖盖于盖碗本体上时磁性部件与吸附件相吸将上盖吸合于盖碗本体上。
进一步的,盖碗本体上设有盖纽,所述磁性部件设置于盖纽中。
进一步的,吸附件包括一端设于盖碗中、另一端向磁性部件方向延伸的金属杆。
进一步的,吸附件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端固定于盖碗本体底面、另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金属杆设于固定套中并沿固定套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吸附件包括第二磁性部件,该第二磁性部件设置于盖碗底部,所述金属杆设于盖碗本体中的一端通过第二磁性部件磁吸固定。
进一步的,盖碗本体底部设有出水道,所述金属杆设于盖碗本体中的一端设有堵头,该金属杆与磁性部件吸吸合时,堵头释放将出水道与盖碗本体连通。
进一步的,出水道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出水道小口端为出水口,大口端设有滤水挡板。
有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盖碗使用时通过保险机构的磁性部件与吸附件相吸将上盖吸合于盖碗本体上,保证使用时上盖不会掉落,而且上盖于盖碗吸合使盖碗的密封性大大提高;此外,该种保险部件使用方便、便于清洗,此外该种盖碗及控制方法可以在自动茶具上使用,其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防盖掉落的盖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防盖掉落的盖碗的盖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防盖掉落的盖碗的出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防盖掉落的盖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防盖掉落的盖碗的盖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防盖掉落的盖碗的出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三防盖掉落的盖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三防盖掉落的盖碗的盖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4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