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1640.3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辰;谭园;廖鸿;周国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024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外墙 预制板 后浇带 主板体 拉环 预埋 止水 本实用新型 超前 吊装孔 一次性施工 方向对称 矩形结构 有效促进 成品化 回填 上端 两排 竖向 竖直 吊装 防水 钢筋 标准化 施工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包括整体呈矩形结构的主板体,该主板体的中部靠近其上端面的位置设置有吊装孔,所述主板体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排预埋拉环,每一排预埋拉环之间的竖向间距为地下室外墙钢筋间距的两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品化、标准化、经济环保又安全性高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在使用时通过吊装孔进行吊装到位,通过预埋拉环实现与地下室外墙的连接,有效促进了防水及回填一次性施工完成,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利条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开发周期不断缩减,这对建筑施工策划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施工流程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建设进度需求。
传统施工方式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封闭在两侧结构完成后60天进行,期间后浇带两侧无法进行防水及土方回填施工,导致场内无法硬化,影响地面及主体结构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一种可提前插入防水及回填施工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以有效促进防水及回填一次性施工完成,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包括整体呈矩形结构的主板体,该主板体的中部靠近其上端面的位置设置有吊装孔,所述主板体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排预埋拉环,每一排预埋拉环之间的竖向间距为地下室外墙钢筋间距的两倍。
作为优选,所述吊装孔为锥形孔结构,且该吊装孔靠近地下室外墙一侧的直径小于该吊装孔远离地下室外墙一侧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主板体内围绕所述吊装孔的位置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优选,每一个所述预埋拉环伸出所述主板体的板面的距离为30mm。
作为优选,所述主板体的两侧设置成斜面,且所述主板体与地下室外墙接触的一面面积大于该主板体远离地下室外墙一面的面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品化、标准化、经济环保又安全性高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在使用时通过吊装孔进行吊装到位,通过预埋拉环实现与地下室外墙的连接,有效促进了防水及回填一次性施工完成,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利条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外墙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附图3所示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包括整体呈矩形结构的主板体1,该主板体1的中部靠近其上端面的位置设置有吊装孔10,该吊装孔10为锥形孔结构,且该吊装孔10靠近地下室外墙4一侧的直径小于该吊装孔10远离地下室外墙4一侧的直径,在防水施工前用小型预制块对吊装孔10进行封堵。主板体1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排预埋拉环3,每一排预埋拉环3之间的竖向间距为地下室外墙钢筋5之间间距的两倍,每一个所述预埋拉环3伸出所述主板体1的板面的距离为30mm,吊装到位后采用18号扎丝将预埋拉环3与地下室外墙水平钢筋5绑扎牢固。在主板体1内围绕吊装孔10的位置设置有加强筋2,将主板体1的两侧设置成斜面11,且主板体1与地下室外墙4接触的一面面积大于该主板体1远离地下室外墙4的一面面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1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结构
- 下一篇:箱涵接口检测结构